与农同耕 同生共赢
——湖北农信七十年初心不改 新时代激情澎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亦是湖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创建70周年。
70年初心不忘。1951年5月,中国共产党将一粒种子播撒在浠水县河东乡,发起成立了新中国湖北省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起于农村,源于农民,兴于农业。她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在党的领导下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过上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
70年矢志不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这颗火种已发展为最具竞争力的品牌银行。2015年,全省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商银行),实现了化茧成蝶的嬗变。农信改农商,改制不改志,那颗为“农”服务的初心始终未变。
70年与农同耕。农商银行扎根沃野,与“三农”血脉相连。截至2020年末,全省农商银行发放了湖北省90%的扶贫贷款、40%的涉农贷款、80%的农户贷款和30%的小微企业贷款。农商银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银行”“湖北人民自己的银行”。
70年同生共赢。农商银行以金融之“活水”润泽“三农”,促进了“三农”又好又快发展;也正是有了“三农”源泉的滋养,金融“活水”才会越来越充盈。截至2020年末,全省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832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307万元,存款、贷款总额双双稳居全省银行业机构首位。荆楚大地闪烁着农村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熠熠光芒。
这一切,皆源自它血脉中流淌着的老区人民“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紧跟党走,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农商人,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紧跟党走,无私奉献。
这就是农商银行!它如此平凡却又如此耀眼,它历经坎坷而又足音铿锵,它润泽大地、生生不息,扎根沃野、绽放华章。
(一)实施“铺天盖地”工程,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兴农富民,一靠技术,二靠资金。
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农商银行在全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共对全省972万户农户进行了调查,评定信用农户596万户,发放贷款证575万个,授信额292亿元,为321万农户发放小额农贷118亿元。多可贷、少可贷,产生效益就能贷;春可贷、冬可贷,凭证发放四季贷。农民凭《贷款证》到农商行贷款,就像取存款一样方便。绿色贷款证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通行证”。
在农商银行的支持下,京山桥米、罗田板栗、恩施茶叶、蕲春药材、潜江龙虾、洪湖莲藕等成为了全省有名的特色农业产业。
铺天盖地的小额农贷,像希望的种子洒遍了荆楚这块红色的土地。
(二)实施“顶天立地”工程,支持企业强筋壮骨助农增收。
小微企业是地方经济的发动机,是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为充分释放小微企业吸纳就业、领跑地方经济的活力,全省农商银行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客户近20万户,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000多亿元,全省4500多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0%以上获得农商银行授信,有力助推了民营和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山河集团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农民建筑队的基础上发展起家的。团风农商银行从开始每年3万元到如今每年2亿多元的贷款支持,使山河集团成为了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200强、中国建筑业50强、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知名企业。建筑业已成为团风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支柱产业。
在农商银行的支持下,福娃集团、春晖集团、奥星粮油、萧氏茶业等15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蓬勃发展,舞动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实施“改天换地”工程,支持城乡居民安居乐业。
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是农商人的初心与使命。
为切实解决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医教等问题,农商银行把辖区内的学校、医院、住房等市政惠民工程作为扶持重点。向汕洪试验区、钟祥柴湖移民新城、黄梅五祖禅文化旅游新镇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发放贷款72亿元,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向城乡居民提供住房按揭和房地产开发贷款202亿元,帮助百姓安居乐业;发放汽车按揭、生活消费等贷款187亿元,支持居民消费升级;向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县市重点高中以及乡镇基础教育学校发放贷款59亿元,提升了城乡教育水平;向各市县第一医院、重点医院和部分乡镇医院等卫生医疗机构发放贷款31亿元,兴建医技楼及综合业务楼,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改善医疗硬件设施,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
如今,农民变市民,土房变楼房,门口能看病,就近能上学。老百姓的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四)实施“翻天覆地”工程,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开展精准扶贫,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农商银行的政治任务,也是责任与担当。
为解决贫困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全省农商银行创新提出只要符合“几亩田塘、三间瓦房、身体健康、诚实善良”条件的贫困农户,均可对其评级授信,随到随贷,应贷尽贷。贫可贷、病可贷,诚实守信都能贷;生产贷、创业贷,助力脱贫放心贷。
截至2020年末,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29.8亿元,占全省银行业90%。其中,直接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59亿元,向产业扶贫的帮扶主体发放贷款43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近50万贫困户脱贫增收。
扶贫贷款像汩汩甘泉滋润着贫困农民的心田,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五)实施“连天接地”工程,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让农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这是农商银行的承诺,也是广大老百姓的殷切期盼。为了实现这一承诺,全省农商银行乡镇网点一个不撤,覆盖全市100%的乡镇。
为使广大城乡客户享受到贴心、温馨的服务,全省农商银行一方面优化布局,开展精品网点建设,网点服务“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与财政、供电、供水、交通等单位和部门合作,将社保卡实现代付政府各类补贴、代收电费、水费等公共服务功能,实现了社会服务、金融应用“一卡通”。
与此同时,农商银行全力推进普惠服务,实现了自助银行“乡乡通”、电话银行“村村通”、手机银行“户户通”的“三通”工程,农民“足不出户可缴费、身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享受“零距离” 金融服务。
无论是在热闹集镇还是在偏僻山村,无论是在平原丘陵还是在库区湖区,老百姓在哪里,农商银行员工就能把金融服务送到哪里。普惠金融的甘霖洒遍了荆楚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蝶变:涅槃重生 华丽转身
全面深化改革,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对湖北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次涅槃重生。
2009年,全省76家法人联社就有15家被银监部门评为高风险社,这些高风险社面临着被兼并重组或破产清算的艰难选择。
是畏缩观望,维持现状,还是敢涉险滩,迎难而上?有着红色血脉的湖北农商人发扬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砥砺奋进,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让农商活力竞相迸发。通过5年的努力,2015年全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全部达到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标准。湖北农商人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在绝境中奋勇拼搏,成功实现“弯道超越”“低谷腾飞”。
这一“脱胎换骨”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高风险机构”向“良好银行”的“华丽转身”。
变化,就在党建工作的全面强化中。党建引领是农商银行业务发展的“根”和“魂”。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同担。
全省农商银行积极推动党建工作的“村银共建”模式,组织村党支部与支行党支部结对共建,做到“党务互通、活动共办”,将支部主题党日变成坚守初心使命、践行群众路线的现场,将农商银行优质金融服务融入村组产业和群众生活。通过全力推进整村授信,有效缓解了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兴经济组织“贷款难”的问题。“村银共建”使党建纽带作用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
变化,就在战略定位的坚守落实中。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金融、抗灾救灾、精准扶贫……这既是农商银行的战略定位,更是职责与使命。
湖北全省农商银行共有2000余个营业网点,34000余名员工。全省每三位银行从业人员中,便有一位农商人在为“三农”提供着金融服务。如今,农商银行已成为全省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机构网点覆盖最广、金融服务面最宽、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这几个“最”字的背后,既是变的力量,更是不变的初心。
变化,就在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中。随着金融科技热潮席卷全球,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受到了农商银行越来越多的重视。
通过应用数据驱动和互联网技术,创新研发了“福e贷”“商e贷”等70多个系列产品,达到了“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零人工介入”的信贷模式,初步形成了“自助+辅助”“线上+线下”的新型线上信贷服务模式。
全省农商银行通过建立信贷业务全流程自动决策系统,实现了贷款“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由系统说了算,利率高低由数据说了算”,贷款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变化,就在人才资源的全面激活中。农商银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激发组织活力,积极营造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良好氛围。
建立一支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金融服务队伍,农商银行有着自己的策略。按照“凡进必考、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统一招聘人才,防止“近亲繁殖”。
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旗帜鲜明地树立“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导向,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价值评价体系。
一切为了职工,一切关心职工。农商银行始终把员工作为发展的原动力,切实为员工办好“十件实事”,抓实“五小建设”,着力改善基层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和温暖。
面对挑战,湖北农商银行有信心不辜负党和政府的重托、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做好新时期的历史答卷。
强大的自信来自于其背后的无穷力量。
那是党建的力量,铸“根”塑“魂”。旗帜就是方向,信念就是力量。全省农商银行有1400多个党组织、13000多名党员,这是农商银行巨大的政治优势。无论体制机制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狠抓党建不松劲,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保证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行。
那是文化的力量,固本培源。70年来,全省农商银行把厚重的文化积淀与现代金融理念相融合,牢固树立“敬业、忠信、严谨、创新”的文化理念,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激励农商人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挑战面前不畏惧。一年又一年“功勋员工”“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的评选,为改革发展凝聚强大的正能量和精神动力。
那是政策的力量,一路扶持。小微贷款尽职免责、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支农支小再贷款,对农商银行符合条件的普惠金融领域有关贷款实行免征增值税、印花税,减征企业所得税,延续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阳光雨露,为农商银行精耕“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了大力支持。
那是“三大银行”的力量,向阳而生。在老百姓眼中,“农商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如今,湖北全省农商银行正在全力打造听党指挥、替政府分忧、人民信赖、群众满意的责任银行,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合规、全面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的合规银行,满足时代需要、引领行业发展、充满创新能力、充满发展动力、充满竞争活力的智慧银行。
服务着全省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肩负着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志行万里,农商银行必不会中道辍足。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眺望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定位、合作共赢,农商银行必将展示出更加生机勃勃的力量。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