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  农商要闻

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防范农信机构市场风险

时间:2020-09-30 09:50:47 来源: 作者: 杨喜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客户营业收入减少,现金流骤减,导致企业存款同比大幅下滑。还有部分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减少、资金链紧张,无法按时还贷付息,各金融机构不得不在突破盈亏平衡点的情况下减费降息,增加经营中的沉没成本。此外,受经济下行影响,利率差持续收窄,财务收入及经营利润增长乏力,不良贷款反弹,需要提取更多的资产减值准备,利润留存减少,资产利润率有所下降。”日前,一位农信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称。

       据记者在基层采访中了解到,上述农信机构负责人谈到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农信机构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

       除了不良贷款反弹外,多家农信系统的负责人还向记者反映来自市场的存贷“两难”压力。某县农信联社理事长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我们县域内中、农、工、建等商业银行林立,存、贷款竞争异常激烈。就这么一块蛋糕,大伙儿都在抢,但还是得拉存款,要是没‘家底’日子怎么过!”

       而另一位县农信联社理事长则正在为存款放不出去而发愁。他告诉记者:由于信贷需求不旺,他们联社现在存款有50亿元,而贷款只有10亿元,资金比较富裕。

       除了竞争加剧外,对于绝大多数农信机构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将引发一场不小的冲击。“农信社盈利结构中,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存贷款利率差,利息收入占据了大部分份额,而中间业务很少。随着利率的放开,未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必将逐渐由以存贷款业务为特征的传统业务领域转向以中间业务为特征的现代金融领域。而在这方面,其它商业银行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和科技网络优势,将借利率市场化改革之机扩大市场份额。”一位农信联社主任向记者表示。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也对农信机构造成压力。湖北省农信联社一位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长远来看有利于银行业间的竞争,有助于改善资产质量、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准;短期来看,对农信机构等中小银行的压力尤为沉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财务成本。根据国际通行费率,按万分之五计算,全省农信社存款每年需缴保费5亿多元。二是增加破产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一旦生效,市场退出机制将真正发挥作用,中小金融机构首当其冲。三是同业竞争压力。存款保险制度将储户大额存款置于市场风险之下,农信机构等中小银行在各方面都不及大型国有银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吸储难”问题。

       他还谈到来自压力的另一方面,就是金融脱媒的压力。他表示,一方面,以债券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的替代作用日渐显现;另一方面,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以及各类投资公司挤压了银行信贷空间。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加剧了金融脱媒,商业银行面临优质客户分流、贷款增长受限、负债业务增长困难等诸多考验。

       面对市场压力,农信机构变压力为动力,从服务、产品、加大科技支撑等多方面着手,打造核心竞争力,来应对市场的挑战。

       湖北省农信联社理事长李亚华称,湖北省农信联社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落实“六保”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该省农信机构加快信贷投放,半年超去年全年。同时,创新专项信贷产品,支持防“疫”抗“疫”和复工复产。今年2月初,湖北农信联社开发“荆楚发展贷“”荆楚保医贷”“荆楚天使贷”产品,向2.55万户抗“疫”医护企业发放贷款112亿元。此外,落实惠企政策让利小微企业,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07亿元,占全省银行机构的85%。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1.42个百分点,让利约23亿元。该省农信社还开展“万名员工进小微金融服务我先行”“小微金融店小二”等活动,大幅提升客户首贷率、信用贷款率和无还本续贷率。

       为服务小微企业,长春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微贷工场”业务,扩大微贷业务占比,发挥微贷业务期限短、按月还款的优势,还通过小微贷款小额分散、短期流动的特点调整信贷结构,有效防范信贷结构性风险。

       还有农信机构通过混业经营来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河北辛集农商银行不断拓宽和完善结算渠道,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保险、投资、理财、信息、技术等多元化服务。为了有效运营资金,该行成立了资金营运中心,负责办理资金营运、投资理财以及票据业务。目前,他们不断拓宽渠道,扩大合作范围,已与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谋求加入银行间市场业务,为资金配置寻找更多的新出路。

       针对新形势下农信机构如何做好风险防控,广西壮族自治区联社理事长罗军对记者称:一是全面反映贷款占用形态。要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的监测,提高对不良贷款额度及迁徙情况的准确把控,确保信贷资产准确分类,要进一步强化不良贷款偏离度等指标的考核。二是切实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围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制定信贷业务比重。同时,要从严把握信用及保证类贷款投放,有序提升抵质押类贷款比重。三是全口径提足拨备覆盖风险。四是加强信贷风险全流程管理。加速推进信贷管理模式转变,注重信贷风险全流程管理。重点向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的收益核算模式、集群关联客户组合管理的风险管控模式转变。他还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风险识别化解能力,须构建风险管理大数据平台,将农信机构全流程信贷信息纳入大数据风险管理系统中,对潜在风险点进行预警提示,助力化解潜在风险;借助风险预警系统使农信机构的所有经营活动实现全面加权指标化管理,建立各类经营数据的严密逻辑计量关系,提前对各类潜在风险信息提示预警;借助科技创新,将大幅提升农信机构在疫情危机下的风险管理能力,有效缓释传统营运模式带来的业务发展瓶颈和风险防控压力。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