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  农商要闻

农信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应贷尽贷点亮贫困学子大学梦

时间:2020-07-28 16:36:34 来源: 作者:杨喜明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自开办以来,全国各地省农信联社指导下辖农信机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将助学贷款工作作为贯穿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举措以及服务贫困群体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农信机构人缘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把助学贷款和精准扶贫工作好事办好、实事抓实,不断加大教育扶贫支持力度,助力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据统计,目前,全国农信机构共为二百余万名贫困学子办理了助学贷款,金额达130亿余元。

打通助学贷款宣传推广通道

       在记者朋友圈的农信朋友正传播这样一个通知:助力莘莘学子,农信“贷”你启航。里边详细介绍了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额度、利率、年限及如何办理。农信机构关爱贫困学子的情愫扑面而来。

      为给贫困学子圆梦,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各地农信机构充分利用微信服务平台、网点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优惠政策、申贷条件和办理流程。同时,在营业网点设立咨询专窗,并公布咨询热线,对前来咨询的贫困学生进行现场答疑,并通过“金融知识进校园”“防范非法集资”等宣讲活动,将助学贷款服务与金融知识普及等相结合,着力讲解违反信用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恶性循环。

      此外,做好征信宣传工作。他们将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作为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合同签订时向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间注意事项》和征信宣传折页,让学生明确权利和义务,定期在助学贷款交流群推送相关的征信宣传文章,强化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意识。

强化沟通协调做好服务工作

       为确保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平稳有序,各地农信机构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联合现场办公、增设受理窗口、增加办理人员,开设绿色通道、简化认定和续贷流程、建立应急机制等措施,并主动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对接,努力争取助学贷款更多政策支持,为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升贫困学生办贷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在河北,记者看到,为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各地农信联社加强与当地教育局沟通交流,认真调查、摸清底数,全面了解被录取大学生的分布情况、家庭状况、生源地助学贷款需求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助学贷款发放打下基础。同时,组织信贷员、柜员认真学习《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系统网上申请步骤》及相关的制度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调查过程中,组成调查队伍,克服交通闭塞、路程遥远等困难,深入申请人家中,了解实际困难,宣传助学贷款政策,使生源地助学贷款做到应贷尽贷。

      各地农信机构充分认识到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性,将助学贷款工作提高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工作集中在每年7月至11月份,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每年6月份便开始启动筹备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统筹助学贷款工作,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全力做好助学贷款发放工作。

      此外,组织信贷人员进行助学贷款专项培训,明确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和操作流程,要求各经办网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大对贷款资料的审核力度。在严守审核关的同时,补充资料与签订授权委托书同时进行,切实做到“防范风险、方便客户”。

强化服务创新践行普惠金融

      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教育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地农信机构加强助学贷款衍生服务创新。记者获悉,江西省农商银行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e百福”等互联网申贷平台为贫困大学生实现足不出户即可申请、查询助学贷款的高效便捷。同时,以推进服务创新为切入点,主动对接有发展生产资金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为学生家庭办理扶贫小额信贷,在发放助学贷款解决学费的同时,帮助贫困家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既给贫困家庭“输血”,又培养其“造血”能力,通过“输血、造血联动”帮助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此外,各地农信机构一直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精简业务流程,让学生和家长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钱已申请过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再次申请无需再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开具证明,网上申请后签字即可;为学生签订授权委托书,由家长代理办理助学贷款,免去学生的奔波之苦。在整个助学贷款的办理过程中,为学生和家长大开方便之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呼吁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记者还获悉,农信机构在助学路上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限制了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有位县级联社负责人称,他们对贫困学子经过考察后当天就能为其办理,助学贷款。但在助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地政府对助学贷款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列为民生工程。同时政府的宣传也不到位,没有成立专职部门做这件事,致使学生们不知道有这个贷款,从而贷不到款。

        另位联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缺少与助学贷款相配备的优惠政策也限制了该项业务的开展。作为需要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的学子,一般是家庭非常贫困的学生,而大学生今后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发放助学贷款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信用社发放贷款更加谨慎。另外,由于助学贷款发放金额小、涉及人员广、经营成本较高,而农信社在开展此项业务时没有享受与之相匹配的优惠政策,只能实行商业化运作,从而导致学生贷款期限短。”

       一位基层联社负责人呼吁:在助学贷款中,农信社在尽社会责任,国家应考虑到农信社是企业,需要持续健康发展,应享受贴息、税赋减免等优惠政策,尤其是在贴息方面,国家应根据中西部差异,给予区域性照顾,并对此类贷款进行政策扶持,如建立助学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建立呆账补偿制度等。他还称:“国家应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抵押担保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家庭、社会各界与国家一起承担助学的责任和义务。可将国家减免生源地助学贷款利息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用于奖励给生源地助学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的家庭和企业社团。另外,还应以县为单位设立生源地助学贷款担保基金。对金融企业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出现的超过金融企业正常风险比例的不良贷款进行补偿。以解决贫困学生及其家庭贷款缺乏担保,金融企业无法约束贷款学生还款的借贷‘两难’问题,确保助学贷款及时有效发放。”

       “应加强大学生群体诚信意识教育,强化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促使借款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杜绝恶意逃债的现象。还应加大对贫困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贫困学生自信、自立、自强,以增强他们们的还款能力。业内相关专家表示。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