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  农商要闻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贵州农信强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时间:2020-04-02 10:20:54 来源:中国农商行网 作者:马林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强调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如何运用金融手段市场化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如何通过小额贷款方式让贫困农户享受“低门槛、低成本”金融服务,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致富,成为大家广泛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贵州农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

  自2011年中央对贵州“诚信农民”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以来,贵州农信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深入开展以信用农户评定为基础,以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县市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既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问题,优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又有力助推了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截至2月末,贵州农信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773万户,建档面98%;评级授信农户数704万户,占建档农户数的91%。创建信用组12.5万个、信用村1.3万个、信用乡(镇、街道)986个、信用县(市、区)21个。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88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37%,贷款余额户数254万户,占信用农户的36.1%。同时,以农村信用工程为基础,贵州农信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的“特惠贷”扶贫小额贷款产品,累计发放贷款480亿元,余额199亿元,占贵州全省扶贫小额贷款的98%,惠及86.2万贫困户。据国家扶贫办统计,贵州省扶贫小额信贷发放额、贷款余额和惠及户数均位列全国首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基于此,贵州农信将结合实际,紧盯脱贫攻坚,着眼乡村振兴,在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各类资源、提升产业粘合度服务精准度等方面寻求提升和突破,通过“七个结合”强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与培育诚信农民结合。贵州农信以提高农民诚信意识为目的,通过农村信用工程的打造,进一步培育诚信农民,提高农民道德素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深入开展信用农户创建活动,严格评定程序,提升评定质量,落实对信用农户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的金融服务政策,增强广大农户参与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筑牢农村信用工程基础。积极打造“金融夜校+N”品牌,通过“金融夜校+技能培训”“金融夜校+诚信教育”等模式,提升农民学金融、用金融的能力意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与村党支部联动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农户评比活动,激发村民争当先进家庭、先进个人的活力。加强对已创建信用村组、乡镇、县市的管理,提升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质效,借鉴农村信用工程做法,在全省开展信用单位、信用社区、信用街道、信用园区建设,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

  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贵州农信以信用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增加金融扶贫供给,加大扶贫信贷有效投放,推动未脱贫地区未脱贫人口尽快脱贫。聚焦贵州“9+3”贫困县区,围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载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对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平均增速,助力“9+3”贫困县区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依托扶贫小额信贷、“深扶贷”“创业贷”等优惠政策,继续做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支持,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差别化对待,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等合理贷款需求。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巩固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规范发放好增量,对新增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精准放贷、应贷尽贷。聚焦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盲区短板,加强安置点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信贷支持,为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提供方便灵活快捷的金融服务。

  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与助推农村产业革命结合。贵州农信大力支持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贵州十二个特色优势产业,助推产业布局和产业基地建设,促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提质增效和坡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做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作,指导相关企业建好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同时,以“黔农云”电商平台为依托,打通实体渠道与网络销售、订单采集与资金收付、生产经营与市场营销的便捷通道,全面助力“网货下乡、黔货出山”,力争在支持农村产业革命上取得新的突破。

  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与助力乡村振兴结合。贵州农信通过信用工程创建设,增加信用贷款投放量,不断满足“三农”、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守市场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扎根基层、掌握信息充分、工作链条短、决策效率高的优势,依托农村信用工程,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构建并完善符合当地产业特色和金融需求的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适配性和能力。做实全省旅游产业的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创新旅游信贷产品,以旅游收费、经营权作为质押支持旅游景区的开发改造、完善配套设施等项目,全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与发展普惠金融结合。贵州农信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服务挺在最前面,充分运用移动终端、信用工程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快客户信息采集和建档、评级、授信进度,让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网点渠道优势,探索推广“一站式”代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代收医保等惠农业务的结算和代收代缴工作,让广大农民享受金融服务便捷性。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努力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提升客户的金融获得感。全力践行信贷便民和支付便民,努力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丰富金融产品,简化业务流程,优化金融服务,努力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让广农户享受与城区一样丰富快捷的金融服务。

  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与争取政策支持结合。贵州农信强化“政府主导、农信社主抓、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多级联动机制,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信用工程质量体系升级合力。争取各有关部门力量,综合运用各类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打击,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维护农村金融环境稳定。充分发挥“金融杠杆”效应,巩固和提升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使其成为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的有效载体,不断扩大全省农信资金来源,增强支持“三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资金实力,让国家政策更好惠及广大农民。争取各级人民银行、税务部门支持,力争将货币政策与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在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以及国家对银行机构涉农补贴、税收优惠上给予农村金融信用市县一定倾斜,支持其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与强化党建引领相结合。贵州农信充分发挥好全省农信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村银党建”互联活动,使党建引领贯穿信用工程建设始终,增强群众对信用工程建设的参与感认同感。加强与村支“两委”协调联动,深入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主题宣讲、金融大讲堂为载体,加强金融基础知识普及,解决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及时帮助村民了解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和农业农村发展方向,振奋发展精神。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动入村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开展“金融普法讲座”为抓手,向广大村民普及金融法规,营造良好的诚信守法氛围。通过党建引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净化村风民风状况,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诚信贵州”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