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商行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全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农商行、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积极发挥地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作用,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一直以来,重庆农商行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总行及各分支机构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推进党的建设,引领全行凝心聚力服务乡村振兴。
在总行层面,重庆农商行党委将服务乡村振兴纳入全行发展战略,成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及时出台《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规划图”和“时间表”。同时,着力加强“人才培育机制、激励考核机制、专属服务机制”三项机制建设,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各分支机构层面,落实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带头抓、各级党组织大力抓、全体党员齐心抓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制定细化实施方案。一方面,该行积极加强与区县政府合作,分别与奉节、南岸、万州、璧山等区县政府签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基础,以“政策+金融”激活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内在效能,不断为地方提供意向性贷款授信额度,持续精准发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该行在农村地区网点、个贷中心或小企业贷款中心设置“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在偏远乡村设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极大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捷度。
发展普惠金融,提升惠农助农水平
发展普惠金融,能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普及金融知识,让更广泛的农村人口获得金融服务红利,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为了确保普惠金融扎实推进,重庆农商行持续推进100个乡村振兴专营中心建设,完善乡村振兴专营中心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三农”专家服务团队和“三农”业务岗位专职化管理。同时,大力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到村行动,坚持精准对接农村偏远乡镇,打好“融资”“融志”“融智”组合拳,确保新增信贷资金优先满足、新增普惠机具优先布设、新增普惠金融产品优先推广。
为着力提升“三农”地区金融服务供给水平,该行围绕各类农业主体,大力倾斜信贷服务资源,全力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如,近年来该行瞄准县域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发展,创新推出了烟叶种植贷、农产品鲜储保证贷、小企业订单贷、支农创投贷、扶贫收购贷等50多款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形成了从农户到覆盖农村各类市场主体、从传统存贷汇到新型投融资的完整产品线。同时,该行引导分支机构将信贷重点投向特色效益农业、农产品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等领域。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累计支持农户、涉农企业及各类组织90万户,涉农贷款余额近1700亿元,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额的近30%。
强化渠道建设,填补金融服务“空白”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始终把农村和县域作为开展“三农”金融服务的主阵地,不断延伸农村及县域地区金融服务触角,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起“乡镇有实体网点、村社有自助机具、个人有手机银行”的多层次、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该行在全市设有物理网点1760余个,是重庆唯一实现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地方金融机构。其中,在农村及县域地区设立网点1450余个,县域网点占比达80%以上,并优先在农村网点布放ATM、CRS等自助服务机具,上线2900余台自动柜员机、390余台多媒体查询机。此外,该行还在农村偏远乡镇设立农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启动“流动银行服务车”服务,进一步有效填补了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空白”。
不仅如此,该行还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打造“互联网+”平台,打通线上服务渠道,建立起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如近年来,该行加大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力度,目前,80%以上手机银行客户在县域地区;积极创新线上金融产品,推出渝快贷、票快贴、房快贷、税快贷等线上贷款产品,让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信贷业务,有力满足了农村地区居民金融服务需求。
“下一步,重庆农商行将在巩固前期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地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主力银行’作用,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服务优势,探索创新更多业务产品及服务模式,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金融活水’,为助力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新的更大力量。”重庆农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