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农商银行乘势而上加快推动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回眸“十三五”,四川德阳农商银行在四川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在人行和银保监等部门的指导下,始终以省联社“1234567”治行兴社基本方略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强基固本、开拓创新、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聚焦聚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营小微、“六稳”“六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行干部员工唱响“在农信、爱农信、干农信”的主旋律,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务实的作风、勇敢的担当、有力的举措,持之以恒地推动党和国家系列金融政策在德阳落地见效,助推“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主力军银行”爬坡上坎,践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经营宗旨,党建引领、深化改革、服务实体、文化品牌及风险防控等方面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业务经营大步提档升级。
“十三五”期间,德阳农商银行存、贷款迈上200亿元新台阶。截至2020年11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45.44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64.94亿元,增长80.67%;各项贷款余额达95.62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40.56亿元,增长73.67%;电子银行交易占比93.07%,较2015年末增加25.7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242.16%,资本充足率达13.97%,分别较2015年末提高75.17个百分点和1.39个百分点。
强化党建 引领业务发展
该行成立总行党委组织部,增设双东支行,调整支部党员及党委委员联系的基层党支部,支部建在网点的工作持续得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为做大做强做优德阳“党建+金融”特色品牌,深化“双基共建”,提供了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该行累计向经开区和旌阳区政府选派金融挂职干部70余人,担任辖区各乡镇(街道、园区)担任副书记、副乡镇长,助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整村社区评级授信、“信用村镇”建设等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先锋贷”“红色信贷”等产品纷纷落地见效,党组织“评星定级”与信贷评级授信相挂钩的实践探索惠及实体经济。“双基共建”架起了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桥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核心作用不断得到彰显。黄许镇广平村粮油加工示范项目、青花椒种植示范项目、东美枣种植项目等新型农业主体获“双基共建”示范成果,德阳农商银行党委获“双基共建奔康快车”活动示范组织,多名干部员工获“双基共建”示范个人和优秀金融挂职干部。
深化改革 释放发展活力
德阳农商银行自2015年4月启动农商行改制,2017年12月获省银监局开业批复,2018年7月开业批复,实现由旌阳联社向德阳农商银行的完美蜕变,开启了深化改革的新征程。该行着眼于现代商业银行新趋势,立足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制定完善《公司章程》,重构调整“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及其职能职责,修订优化《“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及其专委会等19项议事规则,构建起“中后台服务前台,全行服务客户”的精简协同高效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服务质效取得质的飞跃。
“银政”合作 搭建发展平台
该行依托农商银行新平台,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与市区党政及相关部门开启乡村振兴、“一卡通”“三资服务平台”等领域的战略合作,签署“园保贷”“助保贷”“助学贷”、“公积金贷”、公租房、廉租房代开代收、农民工工资代发、财政补贴资金代发等协议。2020年,德阳农商银行与人行、财政部门联合推出“战疫贷”“稳保贷”等,助力复工复产、稳企业保就业。为推动改革发展和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建设搭建了有利有力的平台。该行完成辖区38个信用村(社区)、4个“信用乡镇”的评估建立,整村评级授信、“走千访万”活动进社区、进园区、进村组、进企业有序推动,“三农”及小微信贷服务覆盖面加快提升。市级8家单位、区级22家单位陆续在德阳农商银行开立账户,低成本资金逐步沉淀,存款结构不断优化。
牢记初心 提升服务水平
“十三五”期间,尤其是农商银行改制开业以来,德阳农商银行从健全服务体系、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产品,持续发力满足广大群众和实体经济对四川农信美好金融服务的需求。
该行装修网点11个、离行式网点21个,达标率分别达56.1%、62.3%,按照乡镇区划对凯江路、岷江路等网点进行了整合,对柳江街等离行式网点进行迁移;打造了25个标准化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聘用乡村金融联络员400余人;打造新中、双东两个移动支付示范商圈,企业网银、EPOS机、“惠支付”、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加快普及,手机银行应用场景拓展到信用卡、理财、校园缴费、交通服务、挂号就医、医保及水电气税代缴等众多领域,电子替代率由2015年的67.33%提升至93.07。实现了“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金融服务目标。
与此同时,德阳农商银行软硬兼施,突出“软”转,持续推进网点转型、优化网点环境、提升客户体验。其中,该行营业部被中银协评为“全国五星级文明服务网点”,城北支行“女子银行”、黄河开发区支行“萌宝银行”特色鲜明。中高端客户数量从网转前的3.29万提升至2020年末的5.35万。网点特色和网转成果得到农信系统兄弟单位及辖内同业机构的好评,纷纷观摩学习。此外,德阳农商银行依托“银政”合作平台,陆续推出“放心贷”“小企业循环贷款”“商标权质”“助保贷”“助学贷”“专利权质押贷款”“税金贷”“园保贷”“银政担”信用卡、ETC、公积金委托贷款、“战疫贷”“稳保贷”“天使贷”“拥军贷”“惠薪贷”以及大额存单、“定存宝”“惠存宝”等特色产品。
坚守定位 服务主责主业
按照“多找客户,找好客户”的总体思路,德阳农商银行全员坚持“名单制”“网格化”的营销机制,发挥“人员多、情况熟、服务优”的优势,立足“双基共建”,常态化地深入推进“走千访万”评级授信活动近村组、近社区、近企业、近园区、近机关活动,落实“系统营销、分层营销、全员营销、综合营销、精准营销”理念,扎实开展产品服务影响和金融政策宣传,全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涉农及小微客户“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11月末,该行支持新型农业主体1346户,涉农贷款余额达43.26亿元,较2015年增加4亿元。其中,普惠涉农余额9.85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08个百分点。该行支持户普惠小微企业1663户,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3.97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41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14.72%,普惠小微延期率达60.13%。涉农及小微“融资难、融资贵”持续得到纾解。
勇担责任 擦亮“金字招牌”
近年来,德阳农商银行坚持“应贷尽贷,未贷有据”的要求,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34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69户、金额1056.88万元,实现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100%,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100%满足,承担了辖区86.96%的分片包干任务,获旌阳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该行冠名“魅力德阳•美丽乡镇”、百姓广场舞大赛、网络主播大赛、乡镇民俗文化等大型活动;开展金秋助学、扶贫慰问、疫情防控捐赠等活动,累计捐赠金额超12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行还开展“小小土特产·浓浓家乡情”公益捐赠活动,向旌阳区红十字会捐赠20万元用于提升医疗防控水平;向阿坝县、若尔盖捐赠近200万元,开展人才交流50余人次,对口帮扶的若尔盖“花湖天街”项目正成为当地产业提档升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引擎。
防控风险 筑牢发展基石
德阳农商银行以省联社“系统整治年”“制度建设年”等活动为契机,完善修订信贷“三查”等内控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起符合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该行通过合规测试、演讲等方式,推进合规文化建设,树立“做合规员工,办合规业务,建合规银行”的核心文化理念。在依托信贷业务集中作业系统,从客户准入源头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念好“堵、疏、借”三字诀,坚持增量存量、表内表外双线发力,落实省联社“下深水、动真格、出实效”的总要求。近年,该行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质量指标大幅提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为打赢四川农信系统风险防控攻坚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展望“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正式开启。德阳农商银行将站高谋远、脚踏实地,以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省联社“十四五”总体规划和专题规划框架的指导下,积极融入成德眉资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格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扎实做好本行“十四五”发展规划,守正创新、乘势而上,不断实现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德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四川农信主力军银行新的更大的贡献。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