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文化 > 信合艺林

六月故事

时间:2021-07-13 14:08:24 来源:农商行网 作者:任哲峰

  一个粽子的摄入,让我全身心体验到过端午节的意味,同时,有种不同寻常的新生感。佛家有云“去我执,除偏见,万物通达于心,无量无边”。诚然,对粽子许久以来只限于闻香识味或浅尝辄止的我来说,算是过了一个正正宗宗的端午节,足以慰红尘。

  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恰逢端午,我的味蕾得到久违的粽香偿还,就让它成为六月故事的楔子。

  不期然而来的泠泠的雨声飘荡在耳畔,清香悠远的艾叶拂过指尖,这一场六月的书写,盘桓心中一朝落笔竟有故人重逢的迟缓和犹疑。胸中的那团火,燃烧着热爱,跃动着活力和生机,也许,比具体的信息和空洞的概念,更为重要。在理想和栖息地之间,隔着整整一生。自我浣洗,确立新我。低估或者高估,伤害或者希望。不是年华守不住初心,而是岁月慌了人心。

  我不知道,如果说落字为安,那么该寄情于什么样的笔触或名义打开切口,以散文、小说及其它?

  不可否认,散文是一种很自恋的文体,左奔右突,绕不开一个“我”字。无论如何书写,都是自我的浓缩,是一种舞蹈镜面一样的呈现,最适合自恋怡情。小说,折射人性,堪称写作者自我的思想史,摆不脱“文以载道”的沉重感,稚嫩肤浅的笔端尚延伸不到大社会的深刻。其它么,戏剧必须要有冲突,诗歌有意境,报告文学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有事件支撑,而六月故事终其所有,不过是一场人世婆娑,是时间长河里终将逝去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归于烟火,难免柴米油盐。目光盈盈的诗意与骄傲,抵不过现实的苟且。那么,就愿六月故事像散文。人言散文为美文,让美的意象永远流淌在爱的人间。想莲花盛开,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文乃情怀,自然最好。好的散文,情绪无痕,似云淡风轻,似流水无声,是一种淡化,是一种释然。在自己热爱的事情里坚守初心,无悔于当下,无愧于自己,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绿色粽叶卷裹而成的清雅日子,飘动着香草美人的风骨,腾挪着纳兰心事的怅惘,有汨罗江的诗意,更有高洁诗人的回响。“苟余情其信芳”!无论何如,自己也该算得上是识文断字之人,品粽怀古,又念《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若美人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浑身散发着芳香,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向往。屈原以华服和美人自喻和象征自己上下而求索的对民生对真理的理想抱负,我亦携取平平仄仄的字符,写意环佩叮当的关于热爱的心声。

  粽子、艾草、雄黄酒……端午的味道,是甜甜糯糯的粽子红枣里团圆的味道,是芬芳四溢的香囊艾草里安康的味道,是生龙活虎的龙舟赛中激流奋进的味道。六月故事,无论顺流逆流,愿心之所往,快乐所向,终至所归。一念安康,一怀祈愿。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