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母亲
时间:2019-10-09 10:28:05
来源:
作者:
母亲是一个善于节俭的人。家里锅碗瓢盆儿,大大小小,吃的、穿的、用的林林总总,塞的满屋子都是。有些东西年代之久,都可以称之为文物级别。
2016年四月份,我回老家,母亲和父亲特别高兴。母亲原本身体不太好总感冒,我到家之后母亲精神矍铄,心情大好,感冒竟然也好了。她说“这都是你回来给我带来的好处”。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辈子很少出过远门。记得那年我回家的时候,母亲吃饭用的筷子长短不一,颜色不一,足足有老少好几辈。去超市的时候,我特意买了两把新筷子。我对母亲说:“把那些旧筷子烧火吧!”。母亲说什么也不干,不过第二天的时候,我发现旧筷子没了,全换上了新筷子,当时心里非常高兴。后来,姐悄悄告诉我:“妈把旧筷子都藏起来了,说等你走的时候还要接着用”,我当场就无语了。
母亲家的东西,大都用了很久。一张小小的饭桌,那是五十年前做的,我都近五十多岁的人了,其实它比我年龄还大。还有家里那些小板凳,小的时候我曾坐着它吃饭,尽管过去了那么多年,除了颜色有些发黑,棱角有些变化之外,竟然还是那样结实。还有盛油的坛子,黑黑的、圆圆的,上面还有四个穿绳子提的耳朵,我都不知道它究竟存在多少年了。
母亲穿过的衣服,已经有了补丁,可她仍然洗的干干净净,一件一件地叠起来,然后用包袱包好,放到箱子里面。有件大襟衣服,也有几十年了,可母亲仍然舍不得扔。有天,我故意狠狠地说:“哪天等你不在家的时候,我把它全扔到河沟里……”母亲信以为真,忙道:“那可不行,那可不行,我对那些东西有感情”,甚至还深情地对我说:“等我和你父亲没了的时候,你们把它拿到坟前,全烧了就行了……”。这实实在在的话,却让我禁不住叹息。
家里用的碗和盘子足有好几摞了,总之,有大有小,甚至边沿都磨损了,放到饭桌上很不协调。我要买一些新的把它们全换掉,母亲却说:“能盛东西就行了,我和你爹用,也无须新旧,我都85岁了,你爹86岁了,人到这个岁数,有时说没就没了,能用多长时间还不一定呢!”我心里一阵发酸。
母亲用的坛坛罐罐,有的还是当初跟爷爷分家时的东西,反正越是那些不起眼的老物件,哪个都得有几十年的历程。有的估计都八九十年了。母亲做饭用的小铲子,由于经常翻炒,已磨损掉了一大半,前面变成了斜角,可她依然用着。包括天天用的铝制水舀子,前面磨掉了三分之一,可她依然不舍的换。家里用的菜刀,已磨得很窄了,可她也是舍不得扔。原本很厚的菜墩,两面都是深坑,我坚持要把它扔掉,这时母亲才从屋子里拿出一个新的,嘴里还不停的叨叨着:“我有新的,我有新的……”。
母亲做衣服用的剪子、顶针儿,都超过了我的年龄。为此,我和二姐说过,想把这些东西全换成新的,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可二姐连连说道:“不需要,不需要呀,你即使买了新的,她也不会用,而且放在那里一直藏着,直到旧的东西不能再用了,她才拿出来”。为此,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前年回山东老家探亲的时候,给母亲置办了很多家用的东西。水瓢、水缸、电褥子、香皂、牙膏、牙刷、手巾、铲子等等。买回家的时候,被母亲骂了个狗血喷头,我说不会过日子,胡乱花钱,她让我把这些东西退回去,我说:“大集都散了,退给谁呀?只能用了……”。
有一年,回家探亲,我把自己带的新手巾、香皂、牙膏等生活用具,都留给了母亲。前段时间回家的时候,那些东西竟然原封没动地摆在,像从来没有动过一样。我回头看了看母亲,母亲说:“你走的时候,我就把这些东西藏起来了,你回来了,这不,我又拿出来了……”。我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母亲和父亲年事已高,我也想接老人到舒兰生活,母亲却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们年龄大了恋故土,在家可以串串门儿,在那边没个认识人,憋得难受,再说,我们也不想给你添麻烦……”。总之,说什么也不同意。
过过苦日子的人,把节俭当成了一种习惯,哪怕是条件好了,淳朴的作风依然无法改变。至于母亲的那些宝贝,任何人都不敢轻易挪动,我知道那些东西记录着老人生活的变化,浸染着一辈子的心血,它们就像一件件如约而至的往事一样,陪伴她走过人生的风雨四季……
2016年四月份,我回老家,母亲和父亲特别高兴。母亲原本身体不太好总感冒,我到家之后母亲精神矍铄,心情大好,感冒竟然也好了。她说“这都是你回来给我带来的好处”。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辈子很少出过远门。记得那年我回家的时候,母亲吃饭用的筷子长短不一,颜色不一,足足有老少好几辈。去超市的时候,我特意买了两把新筷子。我对母亲说:“把那些旧筷子烧火吧!”。母亲说什么也不干,不过第二天的时候,我发现旧筷子没了,全换上了新筷子,当时心里非常高兴。后来,姐悄悄告诉我:“妈把旧筷子都藏起来了,说等你走的时候还要接着用”,我当场就无语了。
母亲家的东西,大都用了很久。一张小小的饭桌,那是五十年前做的,我都近五十多岁的人了,其实它比我年龄还大。还有家里那些小板凳,小的时候我曾坐着它吃饭,尽管过去了那么多年,除了颜色有些发黑,棱角有些变化之外,竟然还是那样结实。还有盛油的坛子,黑黑的、圆圆的,上面还有四个穿绳子提的耳朵,我都不知道它究竟存在多少年了。
母亲穿过的衣服,已经有了补丁,可她仍然洗的干干净净,一件一件地叠起来,然后用包袱包好,放到箱子里面。有件大襟衣服,也有几十年了,可母亲仍然舍不得扔。有天,我故意狠狠地说:“哪天等你不在家的时候,我把它全扔到河沟里……”母亲信以为真,忙道:“那可不行,那可不行,我对那些东西有感情”,甚至还深情地对我说:“等我和你父亲没了的时候,你们把它拿到坟前,全烧了就行了……”。这实实在在的话,却让我禁不住叹息。
家里用的碗和盘子足有好几摞了,总之,有大有小,甚至边沿都磨损了,放到饭桌上很不协调。我要买一些新的把它们全换掉,母亲却说:“能盛东西就行了,我和你爹用,也无须新旧,我都85岁了,你爹86岁了,人到这个岁数,有时说没就没了,能用多长时间还不一定呢!”我心里一阵发酸。
母亲用的坛坛罐罐,有的还是当初跟爷爷分家时的东西,反正越是那些不起眼的老物件,哪个都得有几十年的历程。有的估计都八九十年了。母亲做饭用的小铲子,由于经常翻炒,已磨损掉了一大半,前面变成了斜角,可她依然用着。包括天天用的铝制水舀子,前面磨掉了三分之一,可她依然不舍的换。家里用的菜刀,已磨得很窄了,可她也是舍不得扔。原本很厚的菜墩,两面都是深坑,我坚持要把它扔掉,这时母亲才从屋子里拿出一个新的,嘴里还不停的叨叨着:“我有新的,我有新的……”。
母亲做衣服用的剪子、顶针儿,都超过了我的年龄。为此,我和二姐说过,想把这些东西全换成新的,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可二姐连连说道:“不需要,不需要呀,你即使买了新的,她也不会用,而且放在那里一直藏着,直到旧的东西不能再用了,她才拿出来”。为此,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前年回山东老家探亲的时候,给母亲置办了很多家用的东西。水瓢、水缸、电褥子、香皂、牙膏、牙刷、手巾、铲子等等。买回家的时候,被母亲骂了个狗血喷头,我说不会过日子,胡乱花钱,她让我把这些东西退回去,我说:“大集都散了,退给谁呀?只能用了……”。
有一年,回家探亲,我把自己带的新手巾、香皂、牙膏等生活用具,都留给了母亲。前段时间回家的时候,那些东西竟然原封没动地摆在,像从来没有动过一样。我回头看了看母亲,母亲说:“你走的时候,我就把这些东西藏起来了,你回来了,这不,我又拿出来了……”。我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母亲和父亲年事已高,我也想接老人到舒兰生活,母亲却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们年龄大了恋故土,在家可以串串门儿,在那边没个认识人,憋得难受,再说,我们也不想给你添麻烦……”。总之,说什么也不同意。
过过苦日子的人,把节俭当成了一种习惯,哪怕是条件好了,淳朴的作风依然无法改变。至于母亲的那些宝贝,任何人都不敢轻易挪动,我知道那些东西记录着老人生活的变化,浸染着一辈子的心血,它们就像一件件如约而至的往事一样,陪伴她走过人生的风雨四季……
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