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文化 > 信合艺林

传承新时代“背包精神”

时间:2021-01-26 14:17:27 来源: 作者:孙世伟

  1983年5月,刚初中毕业的我有幸走进了吉林省东辽县农信联社建安信用社,成为一名东辽农信人。37年来的风风雨雨,我见证了农信社由农行管理到1996年脱钩,再到人民银行管理,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2004年成立省级农信社至今。可以说,我的名字与人生同“农信人”这三个字紧紧连在一起。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年龄小的缘故,对爷爷奶奶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但我对爷爷的很多事情还记忆犹新。

  父亲与农信社的结缘可以说是“半路出家”。那时,还是“三社”(人民公社、供销社、信用社)年代,父亲在生产小队做会计,后来被公社安排到信用社工作,1972年成为一名农信人,直到1999年退休。

  在我儿时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吃“红本”的人,月月可以领到“细粮”,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不仅如此,单位还给配发了一辆公车——“二八”自行车和一个背包,这也就是我记忆里的“背包精神”的“雏形”吧。

  父亲骑着自行车,背着背包,起早贪晚,走村串户,真正成为了农民的贴心人。谁家下酱的大豆不够或缺盐了,可以贷款;买个小猪仔也可以贷款,贷款用途可谓“五花八门”,但真正为老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

  “以社为家”绝不是一句空话。每逢节假日,父亲与其他前辈们不是在做年终结算,就是在值班守库,从无怨言。那时我已上学了,看到父亲总那么忙有些不解。父亲总是笑着说,信用社就是银行,我们的工作就是整天和钱打交道,钱款必须做到分毫不差。从父亲身上,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农信人“责任、敬业、担当、奉献”的职业操守。1983年我到信用社上班后才真正明白,什么是“背包精神”。

  那个年代,面对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金融需求多样的农村,要想满足老百姓迫切的金融需求“背包银行”应运而生。在老百姓的炕头上、田间地头都会有农信人为老百姓办理业务的身影。

  随着科技进步,机动车取代了“二八”自行车,计算机代替了算盘,但老一辈农信人的“背包精神”不能忘。信用社“因农而生,随农而变,为农转型,助农富强”,只有立足“三农”,才能在广袤的黑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新时代客户的需求在不断更新升级,这就更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信人的“背包精神”,把农信社办成“农民致富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

  “背包精神”是信用社与“三农”沟通的纽带与桥梁,每当看到我们的员工深入城区街道、走进千家万户时,每当农民丰收后将余钱存到信用社时,每当“三农”或小微企业遇到资金困难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时,我们的“背包精神”见证了农信员工热情服务的情怀。作为新一代农信人,要传承和弘扬“背包精神”,紧贴“三农”、依靠“三农”、服务“三农”,使农信社与“三农”离得更近、贴得更紧。

  “背包精神”是农信社多年来积淀的企业文化精华,是农信人的一面精神旗帜,“背包精神”的“基因”已植入到农信事业发展的“血脉”中。在新时代,迫切要求农信社建立覆盖全程、配套综合、便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深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打造具有农信特色的“三农”服务专业组织,继承和发扬当年老一辈农信人身上的精神财富——“背包精神”,将自身发展放在新时代大局中来谋划,努力谱写农信转型提质发展新篇章。

  时间将证明,以实干诠释“背包精神”,以奉献凝聚前行力量是我们传承“背包精神”、做好“百姓银行”的最好方式。

  如今,我家可谓三代农信人,父亲退休了,妹妹也退休了,我和哥哥也快到了退休年龄,儿媳和侄子、侄媳妇又成为了新一代农信人。家国情怀,代代相传,农信社姓“农”,老一辈农信人的“背包精神”需要我们农信人去创新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农信联社)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