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文化 > 信合艺林

那座老桥

时间:2020-03-25 11:33:50 来源:中国农商行网 作者:颜廷蕊
      村东的那条小河不知道已经存在了多少年,小河上的那座老桥也不知道已经存在了多少年。听爷爷说,在他小的时候,这座老桥就已经是十里八村的一条交通要道了。
      老桥是一座普通的青石桥,宽约五六米,长度大约在二十米,共有四个方方正正的大桥洞和两边各两个弧形小桥洞。在桥西头的右手边还有和老桥用同样材质建起来的两层小石楼,里面黑黑洞洞,透不进一丝阳光,甚是吓人。
      老桥已经承载了至少百年的时光,这百余年来,它用它坚实的脊背,默默支撑起小河两岸的连接。在它身上走过的人畜车马不计其数,不论是嘻戏打闹的孩童,还是背筐赶牛的老农;不论是行色匆匆的路人,还是三步一吆喝的下乡货郎,在它眼里别无不同,承载他们过河是它的义务,更是它的使命。想来,它应该早就习惯了轻重不同的脚步踏在它身上的感觉了吧。
      桥下的河水时而潺潺,时而奔涌,任由河水怎样冲刷,不变的依然是老桥固有的坚定和安稳。它身上布满的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车辙,已经被脚步磨成光滑明亮的桥面,都在无声的诉说着它们的历史和庄重。
      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座桥上走过八路军的部队,跑过国民党的汽车,也见证过当年中国军队歼灭小日本的历史性时刻。听爷爷说,他记得他小时候有一天夜里,就听见北头大桥那边轰隆隆的放炮,机关枪哒哒哒的响,足足响了大半夜,小孩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奇想出去看看,都被父母和家里大人按着头皮老老实实待在了栓了四五道的大门后头。第二天有胆大的村民偷偷跑到大桥那儿,说是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血腥气,但是没看到一具尸体,留下的就只有大桥上被枪打出的一个个弹坑和满地的子弹壳。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村里的老百姓都没有亲眼看见过日本人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侵华日军来过的唯一的一次,还是在村口大桥上被中国军人硬生生的给挡了回去。
      后来,老百姓经济宽裕了,日子好过了,对于出行的需求更高了,村里出资在老桥南面距离两公里的地方修了一座新桥,于是老桥终于有了它的新名字“北大桥”。新桥虽然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但是它替代不了的是老桥“北大桥”在村民们心里那最沉最重的位置。往后的日子里,“南新桥”“北大桥”两桥伫立,就像“爷爷”带着“孙子”共同服务着勤劳的村民,共同见证着如歌的岁月,共同见证着人世间的离合悲欢。
      老桥是沉默的,它百余年来一言不发,巍峨不动,始终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丝不苟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老桥是无悔的,无悔于自己的价值,无愧于父老乡亲;老桥又是无畏的,它无畏于敌人的炮火刀枪,在枪林弹雨中依然挺直自己的脊梁,坚撑着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最伟大的胜利!
      社会在快速发展,老桥终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统一的规划,老桥所守护的河流被划归为省级湿地公园,老桥将会被一条拦水坝所替代。老桥终于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此时它依然是百年如一日的那么安静,那么雄伟,那么肃穆,那么庄重,犹如即将坐化的老僧,不悲不喜、不怒不怨......
      老桥被拆除的那一天,所有的村民都来了,再看“北大桥”最后一眼,用相机留下老桥最后的身影,抱一块从老桥身上掉下来石块回家留作念想,不一而同。这也成为了村民们对老桥最后的感激与尊重。
      老桥走完了它朴实又辉煌的一生,没有人确切的知道它存在了多少年,今年多少岁。它就像是一位博爱的老者,总是为子孙后代们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为他们遮风挡雨,驱祸消灾,从来不去提任何要求,不去索要任何回报。
      来时默默无声,走时壮阔巍峨,老桥虽然从来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想,却已然在人们的心中树下了最坚实的身影。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