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文化 > 信合艺林

清溪河畔的记忆

时间:2019-11-29 18:33:54 来源:中国农商行网 作者:罗 文
      我的家乡在清溪河(流经贵州省正安县小雅镇黄渡村的一条小河)畔。
      前不久,我接到了发小刚子的信息,说这个国庆长假要回老家,看看那个爬满儿时记忆的家。
      我和刚子的家,都在清溪河的岸边。据说,清溪河的下头便是芙蓉江。再往下走便是乌江、长江、东海、太平洋了。
      他家屋子和我家的差不多。都是木瓦房,装修也不相上下。屋里没得水泥糊的墙,也没有涂料的粉饰。仅有的装饰材料是清一色的书本纸、作业本纸、试卷纸、几盆子米汤,和我俩不算工钱的周末。
      满满的墨香,满满的书香。
      清溪河畔的书香门第大抵就这个样子吧!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俩光着脚丫进了黄渡学校——罗氏家族的祠堂。离祠堂不远有一间知青房,全用石头、石灰和黄泥巴砌成,很特别。我曾拍此屋照片记录贵州农信的变迁。
      我俩读书时候,知青房已经是信用社办公的场所了。门前那块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的黄泥巴地上,已开始印记我撕作业本纸写“贷款条子”的历史了。
      刚子的恋土情结浓。前些年,刚子从深圳回来,我俩总会在清溪河畔,邀月微酌,清风作伴。
      刚子有些倔,本可以坐飞机、坐高铁、直达遵义,抑或坐长途大客车直达贵州省正安县也行。但他非要自驾车回家,说是家乡这么多年的变化,是要慢慢品的。
      也难怪,他几年没回家了,以至于高速路修到了正安县,二级柏油路从县城铺到了小雅镇的街上,就连小雅镇到黄渡村的泥石路也已铺成了柏油路。这些他都不晓得。
      小雅镇到黄渡村的这条公路,边沟与清溪河互吻,我俩走过多次。脚下是静静流淌的清溪河,青山倒映水中,人在赶路,景随身行,大自然的写意,就是这般惬意。
      上完小学,我和刚子都去县城上中学了。每次回家,劳作疲惫了一天的母亲,把洋芋、炸海椒、干酱豆、腌菜,这些求学生活用品给我装一大背篼。天不见亮我就背起背篼出发了,七十多里的山路,背得仿佛脚都不是自己的了。这时县城也就到了。
      毕业后,刚子去了深圳,做了报人,后来做了新闻官。我回到了清溪河畔,做了“孩子王”,也做过报人。
      刚子回家的时间提前了。开车行驶上高速公路一路前行,到正安县城才下高速。紧接着就是柏油路、水泥路。车子在清溪河畔两岸的“黔北民居”门口开过,一直开到了老家的家门口。
      夕阳西下,晚风习习。
      父亲的忙碌摆满了桌子。
      满桌子都是儿时的味道!
      满桌子都是父母亲的情怀!
      满桌子都是清溪河的诗意!
      满桌子都是清溪河的远方!
      我俩的双颊微红,像清溪河畔的晚霞。
      在晚霞的映衬下,书本纸糊的老屋墙壁像穿上了白马甲,只不过屋前门方上又多了块带 信合标识和“96688”服务电话的信用户牌。
      在晚霞的映衬下,老家小屋的火砖灶头已换成了瓷砖贴成的灶台,旱厕也装上了冲水马桶。
      在晚霞的映衬下,太阳能路灯的光已爬上了屋檐口,三三两两的屋顶戴起了琉璃瓦帽。
      在晚霞的映衬下,黄渡村上的自助服务终端还在忙碌地刷卡、输密码。
      那晚,儿时的记忆,装了一碗又一碗!
      那晚,清溪河的水,喝了一瓢又一瓢!
      那晚,我俩送走了晚霞,送走了月明星稀!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