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农商银行:奉献者之歌
——记川岩支行唐导华
把工作沉下去 把脸面拉下来
7月6日,他向行党委主动递交申请书,当日就奔赴城区的大战场——白牙市支行。对接好工作后,他立刻进入状态,“我不是去清收贷款的,我是去接客户的并帮他拿包的”,“我不是银行员工,我是清收组的,今天一定要收到”,诸如此类,就这样,唐导华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帮助白牙市支行收回贷款450万元,7月份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笔双降。
8月19日,他再次向行党委申请,这次他主动来到各项业务指标都落后一大截的农村网点——川岩支行,由于该支行的负责人外出学习半年,针对这一情况,他根据行党委的安排,主动承担起了该行的全盘工作,担任该行的临时负责人。作为一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虽有20多年的中层干部经验,但依然觉得自己此刻的担子很重。如何改变川岩支行的现状,实现弯道超车,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他想着唯有时刻绷紧“责任”这根弦,把工作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处理,才能不辜负大家对一个老同志的信任。
针对到期贷款,他制定了“三早”的清收目标战略,早计划、早安排、早收回;针对新增不良贷款,他采用“因户施策”的战略,对于一般的贷款户,采用打电话的方式,向贷户讲解万一产生不良记录的后果;对于重点户,则能屈能伸,丢下面子。由于多措并举,他刚来川岩支行的那一天时间就压了6笔,金额140多万的不良贷款,效果立竿见影,十分明显;对于钉子户则采用强硬手段清收;对于关注类贷款,采用“单双制”的方式,换人打电话;对于表内的,则突出责任清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
撸起袖子 卷起裤子
唐导华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颈椎病,经常头晕,加上还要照看孙女,常常忙得他连轴转,但他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坚持在走村入户的第一线。他常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完成的,自己必须带头完成。
“朱师傅,咱今年效益怎么样?前段时间连续下雨有没有影响到庄稼?”年后受疫情影响,采摘园一直没有生意,前阵子,暴雨连着下,刚刚恢复生机的采摘园又面临新一轮冲击,唐导华十分着急。虽然已经打过多次电话,他仍然放心不下,索性直接奔到地头。现场查看一切如常,他悬着的一颗心落地了。“这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开始的时候知道的人很少,我就发动周围的同事在微信朋友圈广泛宣传,同时向对公客户推荐他们举办团建活动就到这里来,渐渐地,人流量总算是提升了起来,知名度也增加了。”唐导华自豪地说。
“有的村民对金融产品不太了解,风险意识也不强,就需要帮他们讲解流程。况且现在的电信诈骗太厉害了,每次与客户沟通前,我都会像备课一样,把金融政策、电信诈骗手段及对策、产品信息烂熟于心,再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唐导华解释说。
点起一盏灯 撑起一把伞
从2018年接管扶贫工作以来,贫困户一直是他心中抹不掉的牵挂,回忆起刚到大坪村,第一次入户走访时,“登门”并不顺利。当深入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从农忙时候帮助下田干活到各种保障资金申办,唐导华把村民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村里脱贫了,还能不能让乡亲们过得更好一点,成了唐导华经常思考的问题。当唐导华得知贫困户王大伯的情况时,马上联合村支书帮助其争取了扶贫贷款,王大伯用这笔贷款在镇子街头的丁字路口经营了一家副食店。原本因身体不好,生活窘迫,走投无路的一家人就像大旱遇到了甘霖,王大伯为人诚信,小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快过年了王大伯给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拿车时他乐开了花,首先打电话告诉唐导华,“感恩有您,我也过上幸福的生活啰”。就这样,除了经常走访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外,还经常把“好政策”带下村去,通过把贫困群众的心捂热、脑更新、劲鼓足,让贫困户的通过自主努力与外界取得联系,提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时光飞快, 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川岩支行的各项业务指标明显好转,从在全行的垫底一跃排名靠前。唐导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