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信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抓住“三个关键点”
“十三五”以来,贵州农信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定位、定向、瘦身、规范、改革”十字方针,牢记服务宗旨,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从“农商银行改制、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风险防控、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发展成果检验改革成效为导向,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内容,下足“三大功夫”纵深推进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农信改制工作上下功夫,跨越发展再提速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贵州农信坚持全省“一盘棋”的思想,按照“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农商银行改制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贵州省联社按照“全面启动、分步实施、能快则快、重点帮扶、稳妥推进”的工作思路,成立省联社层面的“一社一策”行动领导小组,指导改制联社聚焦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各改制联社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良压降、不动产确权、法人股募集、老股金确权等工作,制定“一社一策”改制方案,做到精准施策。
强化考核导向,优化准入指标。贵州省联社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改制联社严格对照银监会规定的农商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加大资产质量类指标在全省农信社分类考核方案中的权重(连续三年考核权重第一),并将行社工资总额和高管人员履职评价同考核结果有机结合,引导改制联社主动作为,以不良贷款压降为主抓手,持续优化准入指标。
改善股权结构,激发企业活力。贵州省联社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指导改制联社切实落实“国有股不缺位、农民股不掉队”的募股方针,推动改制联社法人股募集工作。各改制联社在保障原有股东权益基础上,按照“本土化、涉农化、多元化”原则,积极引进国有法人股、优质民营法人股,特别是涉农法人股,构建“农民股东+优质法人股东+其他自然人股东”的股权结构模式,加强对股东资质、入股资金的审核,有效改善股权结构。截至目前,全省农信社已开业农商银行56家,法人股占比均在35%以上。其中,11家省属企业参股16家改制联社,入股金额合计4.7亿元。
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内控水平。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国企党建的系列要求,贵州农信坚持把党对农信法人治理的全面领导贯穿金融服务、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各方面,扎实推进改制联社党建入章工作,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厘清党组织和企业各治理主体的议事范围和职责边界,形成了在党的领导下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营层经营管理的“三会一层”管理架构,各治理主体间权责明确、分工科学、制约合理、运转高效,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实现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在全面风险管理上下功夫,风控水平再提升
贵州农信在纵深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系列重要论述,持续抓好“两项评级“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内控、合规、案防整治,加强重点领域案件风险防控,强化员工行为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大要案的底线,有效防范重大金融风险。
逐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贵州农信制定《贵州农信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设指引》,成立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修订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逐步从省联社、行社层面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运行高效、相互制衡的全面风险管理治理架构。
严格把好信用风险准入关。贵州省联社制定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政策,严守信用风险准入关口,密切监测分析高风险行业、产品以及新业务新产品等重点领域信贷风险,对突出隐患及时预警和提示,指导行社有效进行防范处置。制定集中度风险压降方案,防范信用风险集中暴露,新增贷款不良率逐步下降,新增贷款质量逐步优化。
提升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能力。2017年以来,贵州省联社成立工作专班、制定风险处置规划、建立监测分析机制、跟踪督导机制、建立帮扶督促机制、建立资金调剂利率优惠机制、建立风险救助机制、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整合力量,层层压实责任,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取得显著成效。
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贵州全省农信系统综合采取现金清收、呆账核销、以物抵债、司法清收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成立大额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专班,搭建市场化处置平台,建立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机制、非批量转让机制、“互联网+”不良贷款处置机制等处置机制。仅2019年,贵州全省农信系统清收处置不良贷款规模历史之最。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下功夫,转型发展上台阶
结合改革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贵州农信从优化组织架构、“三定”方案、推进员工岗级、绩效考核、薪酬体系改革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项目,提升治理效能水平,促使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贵州农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更好地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参考成熟商业银行前中后台条线管理方式,按照业务管理、风险合规与运营管理、支撑保障三个条线分类设置省联社各职能机构,并将省联社本部部门职责进行优化整合,将原有21个部门整合为16个部门,提升运营效率。
进一步优化“三定”方案。贵州农信根据最新组织架构,加强职数管理,提高履职效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根据资产规模、存款规模、贷款规模核定省联社总编制,依照部门人员占比核定部门编制。目前,省联社设置117个职能组,624个岗位,员工总编制833人。
进一步优化职级设置。贵州农信参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将省联社原来6个专业序列职级拓展到四个职层13个职级,进一步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改变任职年限作为员工职级晋升的唯一途径,将任职年限和年度考核积分作为职级晋升的主要依据,并突出业绩表现。
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贵州农信将全省农信经营效益与省联社各部门绩效考核挂钩,突出关键绩效指标和重点工作计划,部门考核采取半年度预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定部门绩效考核等级和系数,并对应员工绩效工资的发放、薪档调整、员工专业职级调整以及岗位调整,完善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正向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进一步优化薪酬体系。贵州农信根据《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印发《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行社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行社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与行社分层分类考核结果、关键工作考核结果和领导班子及个人履职评价结果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并严格规范行社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分配机制,健全行社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薪酬同向联动、能增能减的机制,实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合理调节不同行社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薪酬差距。
截至今年9月末,贵州全省农信系统各项存款余额6306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加2863亿元,增幅达83.15%;各项贷款余额5371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加2930亿元,增幅达120.03%;主要监管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与此同时,贵州农信以占全省23.42%的存款发放了占全省98%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占全省74%的农户贷款、占全省22%的微型企业贷款、62%的个体工商户贷款、35%的小微企业主贷款。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