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等“贷”后疫情时代精准信贷营销》信贷培训心得体会
6月5日至6日,我有幸代表安州农商行参加了《绝不等“贷”后疫情时代精准信贷营销》专题培训会,通过此次培训,开拓了我的思维,丰富了我的技术和方法,让我对后期贷款的营销工作有了信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以前的培训、学习,我们已经能够做到“两扫五进”、“开口营销”等规定动作,但却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效果。“两扫五进”等规定动作只是突破员工“敢不敢”的心理,对客户的需求、“痛点”始终认识不清晰,导致服务跟不上。激烈的竞争环境就逼着我们应该做到,一是对我们的客户群体进行“网格化深耕”,把我们之前工作收集的大量数据转化为真正的“大数据”。由此联想我们当下如火如荼开展的“整村评级授信”工作,即是我们深耕“农区”的具体工作方法,我们应以“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服务三农”为主题的市场定位,结合当前辖内经济形势,深耕细作、努力探究经营发展新路径,从服务“三农”着手,走进田间地头,现场办公,认真剖析辖区客户的特点,分类收集档案,分析汇总数据,明确营销重点;指导客户经理如何做“农家人”,说“农家话”,办“农家事”,如何零距离与农户打交道;对已授信用户加强提款用信公关,对体验过的客户加强深度维护,对意向客户,践行嘴勤、脑勤、手勤、腿勤的“四勤”精神,实现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存贷规模扩大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整村授信工作落到实处,将惠民、利民的果实送到每一户村民的手中。二是强化员工营销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员工已经基本掌握营销知识,但是知识不等同于能力,能力的不足导致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抓不住重点,这次疫情期间线上营销的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明。所谓营销靠工具,相关快速提升员工能力的工具就显得必备,如话术手册、案例汇编、优秀活动方案等,组织员工学习,向员工灌输这些工具,以赛促练,有效提升员工营销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则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迫使大型商业银行业务下沉到小微和农村市场,面对大型商业银行雄厚的资产实力和优质的产品力,使得农商行在低端市场上的优势逐步被弱化,客户流失;二则激活已授信户、引导客户用信困难,贷款额度增长乏力。新形势下迫使农商行的思想要变革,由传统信贷“等客上门”向“主动营销”的转变,由传统信贷重抵押向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的转变,更是简单审贷流程向严格审贷制度把关的转变。“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既然在中高端市场上我们的竞争力有限,掌控度也有限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不过分的投入太多的资源?反其道而行之,在低端市场没有进化之前就率先把资源转移到低端市场,从而有效的防止在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处于明显劣势!培训中,老师通过总结信贷营销的“精准营销四定原则”、“营销三光政策”、“精准营销六步法”等策略,进一步向我们生动的讲解了多途径的有效获客、获信、获金渠道,让我感受颇深。要想有效营销客户,客户经理不仅要有十足的信心,加油干的决心,更要放得下面子,沉得下身子,经得住风雨,受得起打击。不要做思想的聋子,行动的瞎子,执行的瘸子。信贷营销拓展铺开不是一蹴而就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必须尽早行动,抢占市场。客户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每一个客户经理勤于走出去,真正发挥移动的宣传广告的作用,即使客户当前不需要,待日后需要资金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那么我行的业务发展的春天指日可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形成“六力”营销体系(“宣传力”、“产品力”、“策划力”、“整合力”、“战斗力”、“管控力”),总行层面进行产品设计与包装,优化爆品;针对不同客群进行活动设计方案;把政府单位、企业等客户的资源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体验;建立奖惩措施,强化激励效应,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执行力和战斗力,让员工在竞争中得到成长,细化考核指标,发挥典型示范激励效应;一线支行重拾“挎包银行”精神,变坐商为行商,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沟通方式和技巧,在各个业务环节注意客户的体验度,真正做到服务客户,帮助客户,把农商行的口碑打出去,让客户深刻感受到农商行的优势,而不是强行把我们的产品硬塞给客户,引导客户从内心真正认同农商行,才会让农商行拥有持久的动力。
“事危则志远,情迫则思深”,历史的航船总是在一次次破冰中前行,我们既不能有畏难情绪,也不能急于求成。全体员工应该真诚倾听客户呼声,真实反映客户愿望,真情关心客户需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深耕细作的工作作风,秉承省联社“多找客户,找好客户”的营销理念,全面贯彻和落实总行“抓营销、提质量、走出去”工作要求,使客户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首先想到农商行。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