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农商银行:探访老农信之路
六十多年来,农信社深根本土,服务三农的初心却始终不变。这个放不下的“背包”陪伴着老一辈农信人走遍了田间地头,访遍了千家万户。虽然他们只是农信岗位上一名普通员工,做着平凡的事,但他们的青春无悔地奉献给了信用社,“背包精神”却也成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一生。老一辈农信人,见证了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广大农信人扎根在城乡,与农民血浓于水、亲如一家,肩上的“背包”成为装载农民“幸福”的“百宝袋”。
随着时代变迁,农信改革的不断深入,“背包精神”逐渐被赋予新的内涵,它作为农信人的优秀品质,被代代坚守和传承。近日,笔者有幸与省联社永州办事处的同志一道追寻一个个农信故事、农信痕迹。
这一天,我们来到东安原茶源信用社、原紫溪信用社、原渌埠头信用社、原都塘信用社的院落,从院子墙边沿古道寻踪,在藤枝缠绕的密木中,大家边移步边探索,不放过丝毫遗址痕迹。
来到原茶源信用社,门外的石阶上已布满青苔,院内架了古旧房梁,裸露着红砖青瓦,水泥地木头椅,还有历经沧桑傲然挺立的煤炉子,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墙上已逐渐隐去刻有“中国信合东安县信用合作联社”字样的挂历等仿佛带我们走进了农信那个用脚步丈量农田、量出丰收的硕果的秋天。“当年我就是住这间守库房”随行的陈经理不禁感慨道。原紫溪信用社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个保存完好的卷柜,暗红色的木材质上刻有黑色“卷柜”两个字样,分为上下两层,各有一把锁,这便是70-80年代保存传票及重要文件的物品。
终于寻到原渌埠头信用社的旧址,藤枝缠绕的各类绿植已经占领该地,拨开一层层杂枝,可以看到正厅上的“为人民服务”、“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的字样,院内陈设不再,架构犹存,回廊上仿佛回放着老农信员工给百姓办理各类业务的一幕幕场景。
时至下午时分终于来到了原来的都塘信用社,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在一个幽静漆黑弯转的的过道往里80米处,“快看,快看,这是那个传说中的木保险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办事处一女同志惊喜的喊了起来,随行的其他工作人员纷纷围了上去,仔细研究起来,一旁的李科迅速掏出笔记本,认真记下“70年-80年代当做保险柜使用,用来保管现金及重要凭证”字样,经测量,该保险柜尺度为:“63cm*46cm*123cm”。看着这个古色古香的木保险柜,当年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依稀可以看出,以前的都塘信用社就如一个农家小院。一座坐北朝南的两层小楼,一层为营业室和库房,二层为职工宿舍。一层的营业室一道铁栅栏把房子一分为二,里面便是员工们办公的地方,外面是老百姓存取款办理贷款的地方。在这铁栅栏的里面还建有一隐蔽的小屋,小屋里面还建有一个坚实的双层铁门保险金库。每天办理业务所收获的资金,就存放在这里。金库是经过多次修整后,建成的一个结实的“堡垒”。那个木保险柜便放在其中,同时,在木保险柜的门子上配备着两把钥匙,由两名员工各持一把钥匙分别保管。
笔者与老一辈农信人交谈中了解到,建社之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信用社的办公室多是借用乡镇政府(公社)或其他部门或农户家的,又窄又矮又暗又破旧,信用社职工除在单位必须值班守社的人外,其他职工在单位连个安一张床的地方都没有,下班后只有回家或在附近借房住。整过信用社的家产就二、三张木桌子,几把木椅子木板凳,二、三个木立柜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论风雪还是雷电,都挡不住一代代农信人的激情,在这样的条件下练就的“挎包银行”、“铁脚杆精神”,顶起了东安农信的脊梁。合作制的东安农信,是以乡镇信用社“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管理体制,摒弃了“下面儿孙满堂、上面无爹无娘”是农信人当时的尴尬局面,打破了当时由于发展受到制约,发展十分缓慢,全县30余个信用社多数连年亏损或微盈的局面。
东安农商银行始终秉承红色农信初心,立足服务“三农”,主动下沉重心,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普惠金融,通过组织开展“党建共创、普惠金融”活动,深入推进“地毯式”农户走访,挨家挨户调查建档,主动把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最后一公里”。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