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纵横 > 基层风采

坚守初心 让普惠之光温暖农民心田

——山西运城农村信用社“整村授信工程”扫描

时间:2019-11-26 16:41:40 来源:中国农商行网 作者:郭文清 雷鹏锋
 
      运城市是山西省传统的农业大市,下辖行政村3240个,农业人口272.43万,占到总人口的51.05%。广袤的农村大地,为运城农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年来,运城农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整村授信工程为载体,扑下身子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用情、用心构建普惠金融,用“背包银行”精神赢得了“百姓银行”的美誉。
坚守初心,服务三农不忘本
      运城农信13家县级机构中,已改制挂牌农商银行12家,剩余一家今年内可挂牌开业。从信用社到农商行,旧鞋”换成了新鞋,一些机构在服务定位上一度产生了模糊,出现了贪大求洋、热衷于和大企业“交朋友”的倾向。运城市联社领导一班人始终坚守初心、把稳服务方向。坚定地提出:“农商行”姓“农”不姓“商”,农商行的土壤在农村,优势在农业,客户在农民,“穿新鞋,依然要走农家路!
      他们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和监管部门“深耕三农、细作小微”的战略指引,坚持“姓农、姓土”的核心定位,深入调研、广泛座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从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上引导13家县级机构服务下沉、人员下沉,持续实施“整村授信工程”。他们制定出台了《运城市农村信用社“整村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运城市农村信用社“整村授信”信贷业务管理办法》《运城市农村信用社“整村授信”信贷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从指导思想、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产品特色、服务流程、目标群体、风险控制、考核考评等方面,提出了“规定动作”,确定了工作节奏,明晰了评定标准,划出了考核底线。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出台,为辖内各机构的经营方向“定了音调”、“校了准星”。全辖各机构回归“三农”阵地,做小不做大,做土不做洋,做实不做虚,真正在服务县域经济中唱主角、担大任、扛大梁。
务实创新,整村授信扎实推进
      整村授信是一项需要走千村、入万户的浩大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战”。如何确保这一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标准化、高效化?运城农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1+2+3+3+4”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个规划:针对运城市农户基数庞大的实际,运城市联社以实现辖内行政村评级授信全覆盖为目标,以“质、量结合,以质为先”为主导思想,制定了“整村授信三年规划”,每年授信村增长30%以上,稳扎稳打,逐村推进。与此同时,他们采取试点先行的策略,选取运城农商银行为试点机构,在盐湖区王范乡张董村率先开展整村授信工作;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时“微调”,为全面铺开积累了经验。
      两幅蓝图:一是绘制了“整村授信流程图”,制定了整村授信整体方案和预案,全体员工量化指标、量化标准、明确责任,明确期限,保证整村授信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绘制了“网格化管理营销图”,实行“定格、定村、定员、定责”,使每个网格对应到具体的行政村、对应到具体的进村入户人员,“责任田”一目了然。截至10月末,全辖入户人员人均管户量达372户。
  三大系统:为提升整村授信工程实施质效,运城市联社集中资源优势,先后研发上线了三大科技系统。一是数据仓库系统,整合省联社、运城市社保、税务、国土、工商等数据,共采集基础数据106.50万户359.07万人,为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打好了基础。二是整村授信系统全面提升服务三农能力,提高客户经理办公效率。三是客户服销系统,提升了营销人员全方位、精准掌握管户客户动态的能力。
  三个平台:一是现场授信平台。农信社唱主角,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集中为农户颁发“普惠金融授信证”,一次授信,三年有效,随用随取,限时办结,农民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二是政银联动平台。主动加强与乡镇政府、行政村“两委”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物理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评定授信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三是金融服务站平台。在经济活跃的村设立金融服务站,配备专兼职服务人员,布设各类金融机具,提供小额存取款、贷款等金融服务,把银行开在农民家门口,打通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已建立金融服务站1834家,辐射农户186.25万户。
  四项模式:一是采取“三筛”模式。“一筛”黑名单,通过信贷管理系统事先排除不良征信黑名单客户;“二筛”白名单,在村两委的组织与评议人员的配合下,对农户进行第二次筛选,排除灰名单客户;“三筛”重点户,利用信贷系统存量数据对农户进行重点和非重点筛选,重点针对在农信系统未发生授信的客户。二是创新评定模式。选择3名本村德高望重的村民、2名客户经理、1名支行行长组成“3+2+1”评议小组,以“互不知情、互不干预、交叉验证”为原则,“背靠背”分别对农户进行预授信,综合评议小组预授信结果确定最终授信额度,提高了授信的精准性。三是优化督导培训模式。一方面,抽调信贷业务骨干组成“整村授信5人督导小组”,重点对全辖“整村授信”推进工作做全流程把控,有效避免了授信过程出现弄虚作假、人情授信的现象。另一方面,市联社主要领导及专业讲师,多次举办“整村授信”专题培训,并带领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实地操作,提高了员工的业务能力。四是简化用信模式。整村授信工程,功夫下在了前期调查评定上,“农信社走99步,只让农民走1步”。被评级授信的农户,有贷款需求,只需持信合通卡,线下在全省农信社任意营业网点、全国范围内ATM、POS终端上自主支取和用信,线上关联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微信)高效便捷用信。
埋头耕耘,诚信催开“共赢花”
      两年来,“整村授信”战略已在运城农信的沃土上落地生根,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也有效促进了运城农信社的发展,实现了社农“共赢”。
  整村授信工程的推进,促进了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整村授信工程,如同洒下一颗颗“诚信种子”,一传十、十传百,村看村、户比户,农村信用环境不断改善,信用户、信用村的比例不断提高。乡镇干部、村两委及农户普遍反映,“整村授信”让农户真真体会到信用就是金钱,更加珍惜信用名誉。截至2019年10月末,运城农信“整村授信”服务遍及1097个行政村,共开展“整村授信”现场签约活动1326次,对14.06万户农户预授信,占比达到全市“白名单”客户的28.87 %。其中:办理授信到卡农户7793户,授信金额3.11亿元。
      整村授信工程的推进,带动了一批农民致富。盐湖区王范乡张董村以种植冬枣为主业,多年以来一直靠天吃饭。2018年,该村村民决定修建冬枣大棚,解决了雨季欠收问题,但苦于缺少资金无法修建。运城农商银行得知消息,将王范乡张董村作为“整村授信”试点村,为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了整村授信。2018年11月26日傍晚,王范乡张董村村委会人头攒动,运城农商行在“背靠背”评议的基础上,召开“整村授信”集中签约会。农户何国兴下地回村后,顾不上回家吃饭,急忙和妻子赶到村委会,询问自己的授信情况。原来他家的20亩冬枣长势喜人,眼看就要大丰收,但因9月下旬的连阴雨导致无法及时采收,三分之二以上冬枣出现裂纹无法出售,只能眼看着成熟的枣子腐烂在地里。在得知农商行为他授信5万元,第二天就能授信到卡后,何国兴高兴的说,“农信社现在的服务真是好,庄稼人的及时雨又回来了!今年建起大棚,明年冬枣预计收入至少20万,太谢谢你们了。”当晚,运城农商银行在该村签约农户86户,授信额度280万元,截至10月末,实现授信到卡178户,金额574.60万元。授信率达45.18%
  整村授信工程的推进,提升了农信社获客能力。作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整村授信一个乡村一个乡村地过,一步一个脚印地扫户,踏踏实实支持农民。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农信社干部员工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本领,拉近了农民与农信社的感情和距离,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客户数量的增加和客户粘度的提升。截至10月末,全市信用社新增客户数量17.49万户;存款余额902.16亿元,较年初净增83.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40.35亿元,较年初净增56.62亿元。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