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践行使命薪火相传农信真情
——记全国优秀信贷员、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谢呈祥事迹
这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这是一位把大半生都献给信合事业的老人。他还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信合老人。他1959年参加工作,在信用社工作38年,贷款超过10万笔,达3亿余元,竟无一笔不良贷款。他工作38年,每年在家不超过15天,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工作38年,遵循的人生信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帮百姓发家致富。他就是上世纪全国优秀信贷员、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原徐水县农信联社城关信用社主任谢呈祥。
听党的话
谢老一向低调,但他一直默默关注党的政策,响应党的号召,晚上7点收看新闻联播是每天的必修课。一听到是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专访,谢老便欣然答应,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见到记者,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想干好信合事业,必须听党的话,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开始侃侃叙述他的信合人生。他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在商庄信用社,当时的商庄信用社只有会计和他两个人,他既是主任又是信贷员,要负责全公社几千余户的存贷款工作,工作之巨可想而知。从任职那天起,他就抱定了为信合事业贡献一生的想法。国家把信用社定位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他就时刻在想,怎样服务好“三农”,又不能让信合事业受损失?经过不断的调查研究,他提出了“信贷担保法”,就是有收入的为没收入的担保,富裕的生产队为穷的生产队担保。这个工作方法在当时是全省首例。他还发明了“包收、包放、包管理、包收益”工作法。由于创新管理办法,他领导的信用社在全辖信用社各项指标名列前茅。那一年,当地政府号召全县生产队学习他们为百姓致富的精神,并观摩信用社支持下的种植户、养殖户及木器加工、铸造户的发展情况。那一年,他获得了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予的”优秀信贷员“称号。
记者问谢老,有没有出现不良贷款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他说真有过一两笔,但都解决了。他说有一个村的村支书贷了一笔款,到期拒不还款。他几次上门催要,一家人对他出言不逊,还扬言要对他动粗。他就找到了公社书记,公社书记说,这个村支书儿子多,是一个村霸,他管不了。谢老说:“我是党员还怕一个村霸不成。你不管,我管!”他又找到那个村支书声色俱厉地说:“你必须将欠的本息还了,这是老百姓的钱!公社书记管不了,我找县委书记,县委书记管不了,我找省委书记!”那个村支书被眼前谢老的义正词严吓住了,第二天就将欠的本息乖乖偿还了。
在贷款问题上,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亲戚朋友只要是不符合贷款规定的,他都坚决不放贷。一次,有一位公社书记为公社砖窑场找他贷款,他考察后说:“你们公社的砖窑场管理混乱,不能贷。”不过,他又提出建议:“你们可以将砖窑场承包给会管理的个人,让承包费还我们的贷款,我可给你们放款。”后来,公社书记听了谢老的建议,将公社砖窑场承包给了个人。谢老就很快信贷支持了他们的发展。谢老在从事信合事业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变通,不但没有形成一笔不良贷款,更是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户在他的信贷支持下,过上了小康生活。
一年在家不超过15天
据谢老的儿子谢建增回忆说,他从上小学到高中很少看到父亲。父亲就像一个陌生人,他的生活里好像只有母亲的陪伴。当地群众和同事也反映,谢老在家的时间,一年不超过15天。
谢建增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那一年他上高中,周六回家时下起了暴雨,他就托人给父亲捎信让他来接他。等到别人都走了,父亲才披着雨衣骑着一辆摩托车来了,浑身都是泥水。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不用信用社的车来接,这样可免去受这个罪?父亲说,车是公家的,咱们这是私事,公是公,私是私,两码事!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谢老吃住在单位,布置完工作,就挎上背包,走村串户,了解农户发展情况,给农户提供发展信息。由于长年累月走村串户,每家的人口、收入来源、人品,甚至几头猪几只鸡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有信贷员向他请教,张某想贷款二千元用于养殖猪仔,可以吗?他说张某为人勤快,人品又好,家里又养着一头牛和两只羊,可以贷款给他。又有信贷员问,李某想要贷款五千元,可以吗?他说,这人不孝敬他的爹妈,人品不好,这样的人不能给予支持。因为长年累月奔波在外,不能照顾家里,老伴和他闹起了意见。他有五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不在身边。他家里还有一个老父亲,需要人照料,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老伴身上。老伴起先对他不理解,颇有怨言,说你嫁给信用社得了,永远别回家!可谢老依然以信用社为家,很少照顾家人。老伴既要照顾五个孩子,又要照顾老人,压力可想而知。后来,老伴一气之下,和谢老闹起了离婚。谢老这下怕了,给老伴赔了不是,说以后尽量给家里分忧。老伴回到家没几天,他又回到信用社工作,依然以信用社为家。老伴也最终理解了他,默默支持谢老的工作几十年。
救活两家信用社
文革时,谢老受到了冲击,被免去职务,回家务农五年。他平反复出后没有丝毫怨言,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去。
他上任的大因信用社是全县综合指标排名倒数第一的信用社。他又开始发扬“背包银行”精神,白天上班,晚上下乡,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节假日还是休息日,拉存款、放贷款,将大小村落转遍转透。不到一年时间,濒临倒闭的大因信用社就在他的手中奇迹般地起死复生了,并且综合指标在全县名列前茅。
后来他又到了城关信用社任职主任。这家信用社和大因信用社一样也是到了倒闭的边缘。他依然发挥他的“背包银行”精神,也是不到一年时间救活了这家信用社,而且这家信用社年底综合指标排名在全县第一,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信用社的利润占全县信用社的三分之一。
退休后,谢老依然发光发热,在他工作过的城关信用社帮忙。并向组织推荐了一名正直能干的干部到城关信用社任职。该信用社成绩在全县依然名列前茅。后来他推荐的干部因出色的工作业绩成为当地联社的高管。
在他的影响下,他有两个孩子参加了信用社工作,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一名成为联社高管,一名成为联社部门经理,都在为信合事业发光发热。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谢老对现在的信合人有什么寄语时?他还是那几句话: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踏实工作。
话虽朴实,但很真挚。信合人生,沉甸甸亮闪闪。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