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纵横 > 服务三农

农商行如何当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以山西阳城农商银行为例

时间:2019-11-26 14:22:35 来源: 作者:张雁敏

当农商银行,应坚守定位,不忘初心,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释放“金融能量”,把握信贷投放重点、力度和节奏,积极支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为推动地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贡献力量,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排头兵。

受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自身发展困境、竞争压力、服务手段薄弱等短板因素影响,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也面临考验,主要表现在:

一是行业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小。这些变化,最终会传导到县域经济领域,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转型产生重大影响。一些以往阳城农村商业银行支持的县域主导产业,如煤炭、陶瓷等开始萎缩,甚至面临关门倒闭。与此同时,民间借贷、高利贷活跃,社会风气不良,部分贷户涉足赌博、吸毒、高利贷,导致金融环境堪忧。

二是行业竞争压力逐年加大。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向下延伸、村镇银行在覆盖县域、小贷及投融资公司等在迅速扩张,农村金融的多元格局已成定势,同业竞争空前加剧。加之,民间借贷的渗透、金融脱媒的加速、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断挤压银行的生存空间。从阳城县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达11家,村镇银行1家,小贷及投融资公司近10家,金融机构竞争逐步加大。

三是自身发展的困难与压力并存。持续发展困难大,质量类、效益类指标不优,收入成本比、综合费用率比例高,资产经营利润率、人均经营利润率低;基础管理难夯实,基层网点员工的责任意识、合规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不强,部分网点负责人问题意识不强;形象建设困难大,特别是营业网点的形象建设与业务经营定位,形象建设亟待加强,经营定位亟待调整。

面对上述考验,农村商业银行要立足县域发展,把握信贷投放重点、力度和节奏,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效果,积极发挥信贷投放作用,为推动地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贡献力量,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排头兵。

路径一:对接三大产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加大对县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强化资金保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一是坚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主攻方向,加大对蚕桑、小杂粮、食用菌、干果经济林等特色农业生产建设,加大对“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和特色乡镇的信贷支持力度,打出集信贷资金、金融服务、结算工具为一体的农村金融“组合拳”,促进“龙头企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发展,累计投放7000多万元资金支持蚕桑产业链,投放1800万元支持大棚食用菌的生产发展。二是在确保资金链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助煤炭业转型发展和陶瓷业提档升级,鼓励帮助煤炭企业用好用足各种融资手段,进一步拓市场、促营销,加大对陶瓷业资金投放力度,助推中高端陶瓷企业落户阳城。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创新推出旅游门票收入抵押贷款,投放信贷资金2.6亿元支持皇城相府、蟒河、九女仙湖等一批旅游企业做精、做细、做大品牌。依托现有的乡土文化、自然生态、自然景观和农家乐等,把旅游元素嫁接到新农村建设中,发放信贷资金1200万元,大力支持景区农户开办与旅游业相配套的农家乐、娱乐设施、开心农场、土特产销售等一系列旅游衍生项目。

路径二:发展普惠金融,支农支小力度持续增强。针对阳城县农业人口多、分布广、经济条件差异大的实际情况,持续强化传统支农手段,充分运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支农模式,简化内部流程,扩大信用额度,积极支持农户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生产,共入户调查8.52万余户,建立信贷档案51826户,新评信用户9250户,农户贷款投放持续增加。

结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继续保持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积极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设定专门的小微评级指标,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抵质押范围,逐步探索小微企业联保等形式的组合业务,累计发放15.17亿元支持县域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机制,在合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小微企业予以优先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将其作为服务和提升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做法,全面分析不同对象的差异化金融需求,不断拓宽金融服务渠道。

路径三:探索信贷服务路径,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在加大信贷力度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立足县域经济实际,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扩大资金规模,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坚持主动服务。深入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农户、社区、商户和小微企业,做好客户走访对接,详细了解金融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及时介入,缩短服务时间。二是加快服务创新。明确优质客户标准,把第一还款来源作为重要调查内容,制定营销计划和服务方案,落实营销责任。三是实施优惠政策。积极响应国家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号召,适当减免小微企业办贷费用,对经营稳健、信誉良好的客户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尽量减轻客户负担。

路径四:立足民生工程,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不断加大对创业青年、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信贷支持,助力其创业实现就业。一是积极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开展青年创业行动,开办青年创业贷款,大力扶持创业带头人,累计发放贷款866万元,扶持120多人创业,带动2000多人实现就业。开办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为农民工创业开通贷款“绿色通道”,积极支持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发展,累计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787万元,支持400多名返乡农民成功创业就业。通过加大对重点人群创业的支持,创新担保方式,为创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拓宽创业项目融资渠道,降低贷款利率,帮助创业项目发展,带动扩大就业。

路径五:把高效金融服务送进村。将“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作为扎根工程,积极延伸金融服务渠道,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对部分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内部设施统一按照现代银行要求,合理摆放、科学布局,力争让客户满意。积极加快战略布局规划和布局建设,发放“信合通卡”6.64万余张、“福农卡”11.41万余张,建设自助银行24个,安装POS机743台,其中银行卡自助取款点251个,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依托“信合通”福农卡,积极承担发放财政补贴的责任和义务,与县财政局沟通协调,实行代理发放财政补贴业务预先支付。代理发放财政补贴涵盖了农民直补、低保五保补贴、计划生育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多个领域。在代理发放高峰期,开设专门窗口,延长营业时间,累计每年向农户发放各类补贴涉及110余万人次、金额约3.5亿元;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代办点,起草实施方案,着力为农户提供小额取现、转账、缴费、兑换残币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实现了全辖区基础金融全覆盖。

路径六:精准发力推进精准扶贫。充分发挥面向县域、扎根农村、贴近“三农”的定位优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创新扶贫机制,提高扶贫精度,根据贫困人口名单明细,对8个乡镇、154个贫困村、4576户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建档立卡、评级授信,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在组织领导上精准发力。及时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安排会,多次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细化目标任务,逐级传导压力,逐个网点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工作责任压实到班子成员、各个部室和营业网点;二是在包片责任上精准发力。建立行领导及机关部室扶贫贷款分片包干责任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工作推进方案,建立跟踪监测台账,确保实现目标;三是在风险管控上精准发力。严把客户准入关,把对象精准、用途真实、效益可期等关键要素作为贷款发放的重要条件,加强监督指导,合理确定授信额度、贷款额度及贷款期限;四是在宣传引导上精准发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把金融服务信息传导到每一户贫困户,做好金融精准扶贫阶段性工作总结,深度挖掘精准扶贫工作的特色和亮点,适时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五是在督查考核上精准发力。借助绩效考核“指挥棒”,建立精准扶贫工作的督促检查机制,加强统筹调度、监测分析和监督分析,建立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充分调动员工投身精准扶贫工作,确保金融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阳城农商银行立足县域经济特色,与实现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信贷支持县域经济中实现了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相得益彰,走出了一条信贷支持乡村振兴的良性路子。农村商业银行要坚持服务县域经济的方向不动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信贷结构、客户比例、创利渠道、经营风险等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样就一定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金融后盾,在“双赢”中实现长足发展。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