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管控策略
农商银行经营货币、经营风险、风险管理与其发展息息相关。在农商银行经营面临的众多风险中,操作风险是最广泛、最常见的风险,几乎覆盖经营管理全部领域且贯穿始终。特别是近年为适应经济发展,农商银行开发出琳琅满目的服务产品,这期间,由于产品、制度、操作、道德等各方面原因,加大了操作风险,增加了操作风险管理的困难,操作风险防控成为农商银行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什么是操作风险呢?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操作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可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四大风险类别。人员方面主要表现为职员欺诈、失职违规、违反用工法律等;内部程序方面主要表现为流程不健全、流程执行失败、控制和报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担保品管理不当、产品服务缺陷、泄密、与客户纠纷等;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信息科技系统和一般配套设备不完善;外部事件方面主要表现为外部欺诈、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外包商不履职等。操作风险涉及范围广,既覆盖农商银行经营的各个领域,又贯穿农商银行业务各个环节。因此,试图用一种方法或由某一个管理部门来全面管控操作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操作风险的管理来说,自然灾害等外部事件引发的操作风险是不可控的,只能加固防范措施,降低风险损失,或者采用风险准备金、转移风险的方式弥补风险损失。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农商银行管控操作风险的主要工作应落实在管控人员风险和加强内部流程和系统建设方面。
二、操作风险的特点
掌握操作风险特点,有利于对症下药。操作风险覆盖面广,除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等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外,主要表现在指导操作的制度及流程的不完善、控制操作的系统有漏洞、实际操作中员工的行为有违规违纪,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具体性
目前农商银行操作风险主要存在于业务操作中,几乎涵盖了所有业务品种及业务环节。不同业务领域,不同的风险事件诱因不同、风险事件始发环节不同,难以用一种方法操作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计量。操作风险事件可能发生在业务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单个的操作风险因素与操作性损失之间并不存在可以定量界定的数量关系,如果在事中或风险事件后续业务环节中被及时发现并阻止风险演变为案件,能最大化的减少损失。
(二)分散性
操作风险既包括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相对较低的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错误,也包括发生频率低、造成损失相对较高的大规模舞弊、自然灾害等,而且操作风险与各类风险相互交叠,涉及面广,具有分散性。因此,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管控不能靠单一某个部门,需建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全面管控操作风险。
(三)差异性
不同业务领域操作风险存在差异性。受资金体量和风险识别难度的影响,操作风险发生的频率不一样。业务规模小、交易量小、结构变化不太迅速、风险识别因素相对固定的业务领域,虽然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一定低,但是发生操作风险的频率相对较低,而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结构变化迅速、风险识别因素变数较大的业务领域,受到操作风险冲击的可能性也大。目前农商银行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外部欺诈和内外勾结冲击信贷、内部资金领域。
(四)复杂性
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较多较复杂,各类业务的违规操作及监督不到位、制度及信息系统的漏洞、外部不可抗力因素等都可能引起操作风险。同时,不同操作风险诱因与可能导致损失的规模、频率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因此,难以确定哪些因素对于操作风险管理来说是最重要的。
(五)内生性
目前,占农商银行操作风险发生频率、风险诱因等最大比例的是各类业务,属于农商银行的内生风险。
(六)转化性
操作风险与农商银行经营中其他风险之间具有相互转化性。发生操作风险后,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引发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给农商银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现状
(一)受风险识别难易程度及资金规模等各方面影响,目前农商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主要在信贷、内部资金领域,具体表现在外部侵害、内部侵占及内外勾结作案。
(二)从损失事件数目和损失金额的地区分布看,操作风险不一定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分支机构,但是肯定会发生在管理薄弱、风险控制意识不强的机构。
(三)操作风险损失金额呈上升趋势,且损失案件潜伏时间长,既发时就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操作风险损失案件涉案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不论是主动为之还是胁迫作案,呈现集体作案形态,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涉及各层次管理人员。
四、农商银行当前操作风险成因
(一)农商银行经营货币资产,历来受不法之徒的青睐,针对农商银行及各金融机构的抢劫、诈骗、盗窃等犯罪活动从未根治。同时,少数农商银行内部人员或因受享乐主义思想影响、或因对单位不满、大额负债等各种原因,勾结外部人员作案,侵蚀农商银行资产。
(二)案防意识薄弱是操作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农商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案防意识薄弱是较普遍的现象。一是在经营压力下,重业务发展,轻案件防控的思想普遍存在,案件防控为业务发展让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员工在工作中,由于对规章制度的不熟悉、操作习惯不良、人情思想等原因经常有违规操作,为有心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农商银行员工管控系统尚不完善,不能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和异常行为,案件举报机制及奖惩机制不健全,不能激起员工主动举报和抵制违规违法行为,致使本来可以预防和制止的操作风险恶化并形成损失。
(三)内控建设不完备是操作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农商银行现有的内控机制中,个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审乏力。内审部门作为农商银行专业的风险防控部门,发现问题充分暴露是最基本的履职要求,但作为法人机构的从属部门,利益与法人机构挂钩,人员受法人机构调配,在暴露问题时难免受到制约。二是审计用工制度不完善。农商银行审计人员选拔未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审计人员薪资无差别待遇,不能激发履职热情和对岗位的珍惜。同时,未执行审计问责制度,审计效果对审计人员的约束力不强。三是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农商银行现有的内控制度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业务人员监督得多,对各级管理人员监督得较少,制约力不强。四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滞后。随着农商银行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运用于各类风险防控,但是还远落后于案防形势变化的需要。在农商银行的风险防控措施中没有完善的操作风险预评信息技术,业务过程中对操作风险的管控需进一步加强系统刚性控制,缺乏准确的操作风险预警机制,农商银行在操作风险排查过程中还未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力量。
五、加强操作风险管控的策略
(一)构建有效的操作风险防控机制
农商银行要强化内控基础建设。一是落实责任。农商银行要深入推进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分管业务范围内操作风险防控工作牵头、牵头部门落实、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操作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相邻岗位对操作风险的监督,层层构建操作风险防控架构,签订操作风险防控责任书,落实操作风险防控工作具体部署。明确各部门操作风险防控责任,切忌责任边界不清,相互推诿现象发生。要明确条线部门的具体作用和牵头部门的指导和牵头作用。厘清案防部门与业务条线、内控部门的职责边界,保证部门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权责清晰,责任明确。二是推进审计制度改革。探索审计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审计独立于法人机构的绩效考核和人员选拔、培训机制,推行审计问责制度,出现大案、要案,或措施不得力的,相应追究审计部门及检查人员对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问题避重就轻或监督检查应发现未发现的责任。三是完善问责机制。法小弛则是非驳。如果违规问责不严,违规成本不高,必将使得心怀侥幸之人对此趋之若鹜。农商银行问责机制应进一步推进制衡原则,保证违规违纪违法问责的严肃性和平等性,违规必究,问责必严,强化对负有检查职责的部门和人员的问责处理、对涉及问题的各级管理人员的问责处理,督促监督和管理人员切实履职;加强对同质同类、屡查屡犯问题的整改和问责,启动失职赔偿机制,实现以查促防、以改促防、以罚促防。
(二)强化操作风险防控的制度建设
农商银行应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一是业务制度和办法应当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及实施细则,同时,内控制度与新产品、新业务同步推行,确保制度适应产品及业务创新的需要。二是重点弥补对管理层约束乏力的制度漏洞。畅通举报途径,完善管理层监督制衡制度、激励举报制度、举报人保护制度等相关制度。
(三)加强操作风险防控信息科技应用
加强信息科技技术在防控操作风险中的应用,一是逐步完善操作风险事前评估机制。目前农商银行多是县级法人机构,独立开发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能力不足,建议由省联社统一开发,逐步实现操作风险事前评估、识别和计量。二是加强操作风险事中控制。操作风险事中控制在农商银行的业务系统中已经在推行,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充分利用现代大数据优势,加强业务系统操作平台建设,全面查找设计上的漏洞,完善系统软件。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在风险排查中的应用。目前农商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提供准确完整的风险信息。加强预警系统和非现场风险排查系统建设,既节约审计资源,同时提升风险排查的精准性。
(四)加强员工管理
加强员工管理是防控操作风险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员工抓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一是根植农信家园思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公平、和谐、发展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主动维护的农商银行的稳步发展。二是加强风险教育。持续开展案防形势教育,典型案例教育、以案促改专项活动,持续开展价值观教育和正能量引导,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导正员工价值观。三是动态管理员工思想行为。构建科学的员工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员工思想和行为变化,特别是重要岗位人员工作、生活情况,准确预估员工行为风险。
(五)加强重点环节风险管控
在农商银行风险防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将风险管控资源向重点环节倾斜,应加强对关键业务环节、关键网点、关键岗位的风险排查。当前应加强对柜面操作风险、手机银行风险、农商银行卡业务风险、票据业务风险、同业交易风险、行政印章管理风险、从业人员非正常流动风险、营业及办公场所风险管理等薄弱及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及综合防控工作。应加强对信贷、现金等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管控,应畅通客户举报渠道,建立与外部媒体、司法及相关单位的联系,实现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