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  行业聚焦

“明”字当头  切实压降信访量

时间:2019-11-11 09:57:06 来源: 作者:杨晓晗

新形势下,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各类矛盾日益增多,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为农村信用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新形势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必须充分认清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新形势,认真分析研判、提前预警、化解矛盾、考核问责等措施,推动信访工作做实做细,切实为农村信用社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内生环境。本文以某县级农信社为例,从信访工作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及压降信访量的思路三个层面进行了思考,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农村信用社信访工作的重要性

(一)信访工作夯实健康发展基础。对农村信用社来说,要想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只有信访工作做好了,环境稳定了,才能在业务经营、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在提质增效中找到更好的办法,在才能在改革“深水区”“攻坚战”中谋求更大动作、寻求更大发展。

(二)信访工作凝聚员工队伍。当今社会,随着员工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反映诉求方式方法的不断丰富,在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上,给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更加详细地了解员工群众的所想所需和诉求及不满,才能在掌握实质性、内幕性情况上及时采取稳定措施,凝聚员工群众形成“共建共享”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农村信用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信访工作能促进企业和谐。农村信用社员工多、素质也不尽相同,信访来源于基层,最接近矛盾的源头。通过信访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了解员工的诉求,将员工内心的困惑和不解,甚至由于误解引起的仇视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这对促进企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某县级农信社信访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某县级农信社近几年的信访,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从信访数量上看,2016年信访件1件,占全市农信系统信访件的11.11%;2017年信访件3件,占全市农信系统信访件的37.5%;2018年初至今未收到信访件。二是从信访形式上看,4件信访件均属于通过纪委、巡视组、上级等渠道转办。三是从反映对象和问题上看,反映对象主要集中在农信社部分高管和中层干部,反映问题涉及个人经济、作风问题,干部任命提拔,抵债资产接受、出租等方面。

三、信访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作为不当是信访发生的直接原因。

上访是弱势群体的维权行为,也是弱势群体不得不选择的途径。他们利益的受损主要来自部分领导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因而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这些都是诱发信访事件的直接原因,因为员工的利益会因领导的乱作为而受到直接损失。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严重偏移,将会全面影响部门职能的发挥,形成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各种乱象。表现在开展工作上,是一切服务于上级领导的“喜好”,不进行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评估,完全忽视员工的利益与感受,强力推进决策的落实和工作推动。表现于管理领域,或是胡乱伸手“乱作为”,或是推诿敷衍“不作为”,或是亦步亦趋“慢作为”等,促使员工直接走上了信访之路。

(二)信息决策不透明是信访发生的具体原因。

透明是最好的监督。透明的信息决策不仅有利于员工积极参与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中,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全员监督作用,营造更好的廉政环境。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各部门有专业化分工,加之部分信息传导链条过长,导致一些信息和决策很难为基层员工所知,比如个人经济情况,农信社高管每年都会按照要求填写《领导人员廉政情况定期登记表》并报送办事处和省农信社报备,登记表内容就详细记录了个人的资产负债情况,但是一般员工不可能接触到这些信息。正是因为部分决策信息不为员工所知,一些员工道听途说某些言论就断定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有问题,进而上访举报。

(三)员工心存不满、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是信访发生的主观原因。

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利益格局调整,各种矛盾凸显出来。一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它表明新时代下人民不仅有物质文化需要这种 “硬需要”,还期盼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权利等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要”。二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导致银行业经营业态发生重大改变,银行真正进入了“寒冬”,员工收入也不断下降。三是农村信用社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下发生不少违规违纪行为,部分员工在后续的违规清理整治行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目前还留在农村信用社的这部分员工背负处分,往往心存不满,对一些听到的言论故意夸大,甚至捏造事实到处上访。

四、压降信访量的主要思路及建议

(一)明确方向,提高政治站位。

信访量高说明地区政治生态建设出了问题,因此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既是加强作风建设抓手,也是解决信访量高的有效手段。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信社党委应当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定期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围绕选好用好干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源头治腐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调研,总结正反面典型和突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地区政治生态。

(二)决策透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信访涉及的都是资产处置、干部任免、贷款等方面,农信社应当在业务处理流程中坚持公开、透明。一是对资产处置、干部任免等重大决策事项,均通过农信社内部群进行公示,并公布举报电话。二是对干部任免做到事前公布拟调整的岗位、召开竞聘动员会、鼓励全员参与和宣传,由纪委全程参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在笔试、面试环节邀请上级管理部门参加;农信社将选拔结果通过短信发送到每一位员工手机,员工有权对选拔结果提出异议。三是在机构网点宣传展板上公开贷款申请、调查、审查、审批、发放流程,公布对应流程相关权力人权限,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让群众了解贷款的流程和环节,减少因对流程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四是主动作为。收集基层网点的热点问题,对基层员工、群众议论多、意见大的热点问题由纪委主动介入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公开回复,问题属实、涉及违规违纪人员严格问责,问题不属实给予澄清,杜绝以谣传谣。

(三)加强沟通,让员工明白情况。

加强教育是提高员工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非正常信访的措施。结合过去某县级农信社信访情况,大部分信访反映的问题不属实,说明大部分上访是因为员工思想问题导致的。这些问题需要做好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一是要加强信访知识宣传,加大对《信访条例》和信访流程的宣传工作,鼓励员工实名诚信举报,引导员工实事求是、逐级归口举报,避免乱告状行为发生,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对举报不属实的给予严肃处理;二是要加强员工法纪观念,信访制度的产生初衷是起到动员群众政治功能,监督党员干部行为,但过度依赖信访使人们产生了“信访不信法”的思维,反而加剧了信访维稳压力。加强法治宣传,促使个人掌握法律知识,培养员工的法律信仰,能够有效减少信访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员工大会、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活动等多种形式树立员工坚定政治立场,及时了解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不满,将问题消灭的萌芽阶段。

(四)深入基层,解决员工实际困难。

领导干部,特别是农信社高管人员,要多下基层,倾听基层员工心声,及早发现员工的实际困难,并帮助困难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多方听取员工对内部管理、收入分配、业务发展等方面的意见或者建议,对于员工有困惑的事项要当面进行答复,暂时不能当面答复的,要事后及时答复,消除员工疑虑。大多数员工产生信访的念头都是心中不平、心中的困惑得不到解答,又无从申诉,所以选择了信访。对于员工关心、关注、疑虑的问题及时进行答复,对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取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非常重要。

(五)明确基调,狠抓干事创业的作风。

农信社应当严格落实省、市作风建设和作风整治要求,坚决治理领导干部“慵懒散浮拖”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不良作风,助推业务经营。如某县级农信社以开门红为契机,狠抓作风建设,营造全员营销氛围。通过每月设立流动黄旗、流动红旗等形式激励领导干部把精力投入到完成开门红任务中去,对连续三月领到流动黄旗的领导干部,实行“正变副、副变助、助变无”惩戒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领导干部留在管理岗位上。

(六)明确机制,规范员工行为。

建立员工行为排查、贷款廉洁服务承诺及回访管理等监督机制,强化重要岗位和不良行为人员监督,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提前进行风险预警和内部管控,通过贷款廉洁服务回访预防和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及腐败问题,维护农信社廉洁自律良好形象,为履行廉洁服务承诺提供制度保障。

(七)严明执纪,明确员工责任。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于信访反映的重要线索,积极配合上级纪委开展调查,对于调查发现反应领导干部信访问题属实的,一律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如2017年某县级农信社对一名中层干部违反组织纪律问题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以严肃问责倒逼领导干部增强纪律规矩和责任担当意识,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效应。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