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文化 >  金融知识

走活三盘棋 畅通农商银行转型发展新路径

时间:2019-10-09 11:32:26 来源: 作者:
随着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金融正飞速发展,农商银行的生存环境愈发严峻,面临着市场拓展艰难、规模扩张困难、盈利空间缩小的困境。要想走出发展困境,农商银行必须顺应形势,加快转换机制,将传统的利率竞争延伸到服务竞争上,不断调整和优化经营理念、业务发展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有效获得新的发展动能,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实现向现代商业银行成功转型。
发挥自身优势,走活“扎根本土”这盘棋
随着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适度放缓,农商银行经营效益相应受限,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农商银行更应充分利用自身人缘、地缘优势,下沉经营重心,错开对手锋芒。一是以扎根“三农”为根本,坚持“农”姓本色不改。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针对农户及涉农产业不同的金融需求,制定个性化、灵活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全力拓宽支农领域,努力发展涉农优质客户。同时,要依托农商银行高效的经营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贷时限,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拓宽辐射范围,全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三农”银行形象。二是以支持“小微”为根本,坚持“小”字定位不改。作为地方性银行,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紧跟国家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充分把本地资源利用好,认真做好存贷汇等“小银行”主业。要发挥农商银行点多面广的优势,不断巩固市场阵地,努力向城市中心区突围,大力推动小微金融业务,丰富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做实至名归的“微贷银行”。三是以服务“地方”为根本,坚持“本”字宗旨不改。作为本土银行,要始终做到扎根地方、服务地方,进一步巩固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市场定位。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不断提高信贷投放与地方经济结构的匹配度,依托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优化调配信贷投放领域,实现自身经营的战略转型。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更应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帮助企业爬坡过坎、渡过寒冬。
创新服务方式,走活“普惠金融”这盘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服务手段的不断创新,金融行业正在快速的转型升级。互联网思维、跨界合作等全新理念,给整个金融行业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大型国有银行相继与互联网公司加深合作,给以农村市场为主阵地的农商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商银行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缩小。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农商银行必须依托传统主业,加快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广普惠金融,打造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平台。
一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秉承“得账户者得天下”的发展理念,以移动支付为切入点,打造“银行、商户、消费者”三位一体的本地化移动金融生活圈,接通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向广大商户提供二维码收单服务及整套收银管理系统,促使辖内商户在农商银行开立账户,并用现代化的金融理念扭转“坐等靠”的思维方式。通过扫楼、扫街、扫市场,争市场、抢份额、挖客户,从而实现存款的快速归集。运用大数据研究,科学分析账户信息,量身推出信贷产品,实现贷款的精准投放,在增加经营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二是积极打造智慧银行。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突破传统物理网点的发展限制,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全力打造智慧型银行。借助互联网营销平台,完善服务渠道,形成物理网点与电子银行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立体网络。受金融脱媒的影响,传统的柜面业务呈逐年萎缩、递减的态势。农商银行要结合网点地域位置、功能定位,重新定位网点功能,引进先进智能设备,合理减少柜面服务,持续优化人员配置,科学规划网点建设,有效提升网点综合竞争力。
三是全面丰富服务内涵。要结合辖内经济、人文、规划实际,按照综合型、智能型、社区型经营模式,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促进产品多样化,完善配套服务,积极推广ETC、社保代理等便民服务,增强客户体验,提高客户“黏性”,不断提升农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注重人才培养,走活“队伍建设”这盘棋
一是队伍干部“梯队化”。按照“老中青”相结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格局。既要保留一些经验丰富、积极进取、踏实肯干的干部,搞好“传帮带”,又要大胆将一批高学历、知识新、观念新的年轻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使干部队伍能够在知识、经验、心理、体能等各个方面优势互补。领导干部的梯次配备、新老交替、平稳过渡,可以避免大进大出、人才断层现象。
二是推动干部队伍“基层化”。“将帅必起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实践证明,能够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努力工作、做出成绩的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均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和磨砺。要坚持“在基层培养干部”的原则,将新提拔干部输送到基层一线任职,使其真正深入基层,融入基层,在基层锻炼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
三是推动干部队伍“专业化”。将具备理论知识的干部与具备实践经验的干部相搭配,复合型干部与专业性干部相搭配,既要有雷厉风行、做事果敢的干部,也要有处事严谨、善于管理的干部。机关干部要重履历、重专业知识,基层干部要重实践、重工作能力,要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形成“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事由专人来干”的良好局面。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