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进行风险防范及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堵塞管理漏洞,规避风险和损失的重要手段,能为各项业务健康发展更好地保驾护航。然而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极大地削弱内部审计的作用。由此个人结合自身内部审计岗位经历及同业人员交流所得,围绕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来谈谈个人对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依然缺乏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从组织架构方面来看均有较大改观,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将董事长设置为内部审计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在单位的内部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从实际工作来看,由于内部审计体制不完善,加上农商银行员工收入与经营目标考核密切相关,员工为完成目标任务往往注重工作结果,而忽视操作不当的合规性风险,部分员工甚至对内部审计仍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内部审计就是跟业务经营添乱,“审计人员就知道死记条条款款,前台没有经营收益,中后台工资哪来”此类重经营轻监督的思想没有得到切实转变。内部审计结果公开力度不够,审计震慑力也不强。由于有的审计人员绩效薪酬与网点经营挂钩,参与相关网点审计时,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又很难鉴别,所得出的审计结论可能出现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情况。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内部审计依然缺乏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人员主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二)审计队伍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当前形势下审计要求全覆盖,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与审计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且伴随新要求、新业务、新监管的施行日趋明显。一是内审人员专业技能的差距,特别是对平时接触不多的业务或新业务,审计的专业性不够,不能在审计中建立较高的威信。二是审计人员结构搭配不合理,往往是一些柜台内勤人员调剂而来,年龄普遍偏大,学习主动性欠缺,固守传统原专岗规章制度,接受专业审计理念缓慢,导致在工作中频繁出现差错,降低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审计的结果不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制约了内审人员审计思维的转变,而且难以提升全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与敬重。三是审计人员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发现问题、确认问题的多,帮助基层分析解决问题的少,不能很好的凸显内部审计的本质作用。
(三)内部审计质效水平不高
内部审计工作推进的好不好,关键要看质效水平高不高。而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上普遍存在着质效水平不高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审计层面的针对性、有效性、前瞻性挖掘不够。一是个别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够、工作严谨性欠缺、审计专业技能不符合审计新需求,影响了审计质效。二是部分审计人员工作墨守成规,对捕捉问题的敏锐性不足,忙于应付式工作的时间多,思考、归纳、总结的精力用得不够。三是由于传统的审计工作发生在经济行为结束之后,对风险控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达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效果,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已无法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核心价值,内部审计手段与工具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四)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实际工作中,虽然被审计单位比较配合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较弱,相关责任人对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审计结果、审计建议等可能存在主观上不愿意接受、对审计结果消极应对或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问题整改敷衍了事,不主动分析思考问题成因。同时督导问责机制不全、问责追责力度不够,对审计发现的违规现象普遍存在纵容,只对违规工作人员进行经济处罚,这样对于违规人员而言是没有丝毫的约束作用,甚至出现认罚不改的极端案例,使同质同类违规现象在其他方面重复发生。发生问题的时候,各部门或人员之间相互推诿,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缺乏威慑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成果运用,长此以往更会降低农商行的经济效益。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保障审计独立性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时应时刻保持自身独立性,这是有效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最基础的保证。一是加大内部审计结果及惩罚的公开广度与高度,增强审计震慑力。党委班子和各职能管理部门应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报告,并为审计工作“站台”,帮助扫除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强化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和协调度,突出审计的监督职能及独立性。让审计人员在勤勉履职、发现问题上有足够的底气。同时,要让每一位基层员工知晓审计结果和问责情况,形成面对同质问题不敢违、不能违的氛围。二是要求审计人员不能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或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工作。其薪酬应独立于所监督的业务条线,以此降低“外部”干扰力度,有效提升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动力。三是提高审计话语权。在行社员工的晋升、年度“评先、评优”方面,应充分听取和采纳审计部门意见,并把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从不同层面提高审计话语权,不断增强审计人员工作能动性和发现问题的主动性。
(二)强化审计队伍建设
审计队伍建设是实现审计价值、推动审计工作实现新跨越的关键,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内部审计质效根本保证。一要转变审计人员思想。《商业银行内控思维》提到“旧有的思维,只会产生过去的行为,过去的行为只会产生现在的结果,原维度的忙碌,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成功需要的是升级我们的思维模型”,这足以说明思想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高度,思想决定出路。新形势下需要审计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敏锐性,不能受限于老框框、老套路,要因势而为,转变审计思维、创新审计方法,有效发现疑点和线索,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要善于把个别现象和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去分析有能力,及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防患于未然。二要重视审计人才培养。坚持质量立审、科技强审、人才兴审思路,特别应注重大数据人才、非现场审计人才培养。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成熟,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数字化的冲击,数字化审计关乎内部审计的转型,质量的保障。三要加强在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针对新形势、新业务、新监管,内部审计人员敢为人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与兄弟行社、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开拓新思路,学习新技能,掌握新工具。
(三)增强内部审计有效性和针对性
内部审计的宗旨是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新形势下,内部审计不仅限于监督与评价,更重要的是从服务的角度提供建议。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要树立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开展审计的思想理念,以此促进问题的解决。要善于运用非现场审计系统,通过员工行为预警数据、客户风险预警数据、贷后资金预警数据,对员工账户、企业注册地、财务人员、关联关系、资金走向等进行分析。从审计事项的数据规律、数据逻辑、数据勾稽关系进行分析,去发现和识别差异,发现疑点和异常,并按照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确认问题并寻找问题发生原因,进而实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统一,由此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内部审计价值。
(四)推动审计由事后向事前转换
由于事后审计带来的滞后性,一些问题一旦形成就无法整改。面对此类痛点与难点,我们必须推动审计工作从事后监督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一是加大对非现场审计系统的投入,提升非现场审计系统对数据的支撑和分析功能,提升非现场数据分析的能力。二是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赋予不同层级审计人员相应的数据查询权限,将审计人员发现和干预问题的时间提前。三是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探索以省为单位建立审计实时监督预警平台,通过智能化改造,彻底改变内部审计滞后的现状。
(五)促进问题整改,提升审计结果运用水平
一是加强沟通,减少误会。审计人员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把审计监督寓于服务中,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与监督对象沟通分析,培育让监督对象在执行中学会理解的习惯,要在找准问题的同时,站在全局的高度帮助监督对象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着力整改。二是压实问题整改,落实整改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整改机制。要建立内部定期通报机制、部门联席会工作机制,及定期向董事会、监事会汇报审计发现问题机制,给出具体的处理意见,敦促各类问题及时整改到位;要建立风险提示和审计约谈制度。对发现问题相对较多网点的负责人进行风险提示或约谈,传导压力,提升基层管理质效;要强化责任追究,加大违规惩戒力度。根据违规性质和情节轻重及整改落实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起到惩戒和威慑作用;要重激励与严约束相结合。制定问题清单及出台相应整治办法,把问题责任落实到员工、网点部门负责人直至总行分管领导,对执行规章制度较好的网点按年选塑标杆,综合施策,有效遏制问题屡查屡犯。三是强化整改跟踪审计,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照问题清单对已整改问题进行销号验收,不能整改的提出整改措施及整改计划,促进屡查屡犯顽疾治理,增强审计结果运用。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