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 金融研究

建立常态化舆情监测机制 防范农信机构声誉风险

时间:2020-09-29 14:54:22 来源: 作者:杨喜明
 

       前不久,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当前金融风险仍然易发高发,一些潜在隐患依然较大,预计有相当规模贷款的风险会延后暴露。同时,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加之宏观政策的短期对冲,部分中小银行在今后一段时间不良将继续暴露,风险水平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另外,从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群来看,主要是一些农民及中低收入者,存的都是养老钱,所以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形成挤兑事件。现在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上确实存在一些隐患,一旦传出去很容易出问题。所以说一定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声誉风险,加强舆情方面的关注。

"
声誉风险可产生挤兑风波

       声誉风险是对一个金融单位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之一,因为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它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及整个市场的信心,这种信心一旦失去,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都将不复存在。

       四川一位农商银行董事长对记者称:“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导致银行品牌价值损失,更会产生挤兑风波,甚至危及银行的生存。近几年来,虽然农信机构在防范声誉风险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建立了省级监测系统,对网络关键词进行监测,与新闻媒体保持紧密的沟通,市、县联社将防范声誉风险放到了重要的位置,组织专人对声誉进行维护。但由于农信机构网点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对声誉风险的知识比较缺乏,对企业声誉重视不够,面对新闻媒体不能正确应对。

       另外,目前农信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应对传统媒体效果好,应对新兴媒体经验缺乏,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媒体报道可以引导甚至左右公众对事件的认识,传统媒体由于传播途径可控,传播范围有限,传播速度相对缓慢,加之银行应对传统媒体经验充足,一旦出现重大负面舆情,借助良好的媒体公关基本能够控制其进一步传播,而新兴网络媒介由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多,一旦出现负面舆情很难应对。

提升企业品牌维护企业形象

       良好的声誉是农信机构多年发展积累的重要资源,是生存之本,是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的保证。要想减少声誉风险对农信机构造成的不良影响,农信机构从自身角度应该采取怎样措施来规避此类风险呢?

       在河北大厂农商银行采访时,该行董事长张斌告诉记者:“我们要求在各网点必须明确有关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报告路径,确保其采取必要措施,持续、有效监测、控制及报告声誉风险,及时应对声誉事件。各网点要将舆情监测工作制度化,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对监测应对情况进行记录,尤其是做好负面信息和舆情的记录,并开展舆情研判和评估声誉状况。在重大声誉事件或可能引发重大声誉事件的行为和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拟定应对措施。”

       四川农商银行一位董事长对记者称:“他们大力开展规范化服务,在服务上下功夫,从而使农户感到农信机构是“‘自己的银行’”。同时,他们加强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多开展有特色的工作,让政府看得见,老百姓摸得着,切切实实感受到农信机构的贴心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省联社在防范声誉风险上推出了许多具体措施来应对。部分联社通过召开全省农信系统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信机构的形象,并提出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加大舆论的正确引导,宣传农信机构多年来的改革成果。

呼吁建立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有专家呼吁:“防范农信机构声誉风险需要国家政策助力,应通过建立有差别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和差异化的政策监管体系来体现,这是农村金融机构良性循环经营的有效保证。”

      “声誉风险已经成为摧跨品牌体系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而且也对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挑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王晓乐对记者表示,在面临声誉风险时,中小银行更应主动防范,而非封锁消息。利率市场化后声誉风险加剧,中小银行不能寄希望于政策保护,只有专注于“做专、做精、做深”,坚持差异化经营,强化特色服务,增强自身实力,才能突出重围、避免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谭云明认为,舆情危机时代已经到来,建立常态化的舆情监测、分析与应对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维护企业形象,面对大众质疑应合作而非对抗,面对曝光和疑问,以合作的心态,认真解答问题,越是与网民对抗,越能激发网民对事件的想象,负面舆情会扩大,流言横行,在网民面前应保持谦和的态度和真诚沟通的姿态,力争网民的支持和理解。此外,舆情危机发生之后应立即重塑品牌,舆情危机结束并不代表舆情应对工作的完结,此时恰恰是企业形象修复工作的开始。品牌形象是企业的生命,舆情危机或多或少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要转“危”为“机”。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