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涪城农信联社优势
涪城农信联社成渝双城经济圈课题组
时间:2020-09-18 16:56:00
来源:
作者::李易檑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其成为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外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需要金融发展与之配套。站在历史浪潮中,涪城农信联社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又将如何破题,在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涪城农信联社优势?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成渝地区一直是国家关心和建设的重点,近二十年来,基于战略层面推动成渝地区发展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过。2004年,《中国西部大开发中重点经济带研究》首次提出“成渝经济区”概念;2011年5月,出台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2016年4月,出台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级城市群和完成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跨越;2020年1月3日,中央提出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基于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第三次制定 战略规划,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后,国家区域发展又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对成渝地区而言也是其区域整体上升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现的是国家对成渝地区的重视,以及对成都和重庆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重视。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四大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政策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20年1月,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大势,符合高质量发展客观趋势和要求,为成渝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区域内人民具有深厚的、相似的文化基础和认知,使得成渝两地具有相似的价值观。成渝文化共同体显出一体兼融, 难分出彼此的发展趋势, 不会因为历史与现实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割断。巴蜀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是今日成渝两地政治、经济、社会合作的历史文化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地理区位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统筹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的资源要素,有利于提升自身要素辐射能力和获得广大内陆市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可充分利用沿江经济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要素转移和自由流动,推动沿长江产业链协同发展。另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地理区位上起到我国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该区域辐射带动和影响面向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要素市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产业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较强,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水电能源、天然气、化工、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西部重要的农牧业区。地区工业门类齐全, 综合配套能力较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拥有39大类。 既有初级产品加工制造业,也有最终产品制造业,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四川盆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中药、油料、水果、蔬菜、茶叶、蚕茧、经济林木等特色农业也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意义
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中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形成,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扮演着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推动内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重点地区和新兴试验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渝地区既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又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中央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提升金融的创新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最优、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创新程度最高的区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前所未有地强化了成渝引领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是川渝两地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也是对川渝地区各地的严峻挑战。
(一)双城建设对绵阳地区的机遇与挑战
立足优势谋发展,力争建成经济副中心。经济基础优渥。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方面,绵阳是成渝地区的第三大经济体,为参与双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国防科研环境成熟。绵阳作为国防军工重镇,拥有中物院、中国空气动力与研究发展中心等一批“重量级”国防科研院所,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中承担着重大责任,具有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科技优势显著。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居全国城市前列,科技发展环境成熟,建设科技中心优势明显。城市建设良好。绵阳始终坚持产城融合,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拥有优良的公共服务、舒适的生活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文氛围,是助推成渝地区打造“近悦远来”良好环境的有力干将。
川B地位或受影响,超常作为亟不可待。重点产业重合。成都、重庆、绵阳都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均对该产业发展定下明确目标。绵阳与成都、重庆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将不可避免的和成都、重庆继续保持激烈竞争关系。地理位置偏离。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布局,绵阳并未列入发展主轴,所处位置甚至较为偏离,在新一轮发展中将对绵阳的川B地位发起挑战。交通不足不畅。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是改变经济区位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绵阳交通运输体系存在交通形式单一、交通运输不畅、运输延伸不足的难题,成为限制绵阳高速发展的瓶颈,成为绵阳打造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难题。
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造血“慢”下来。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全市现有上市挂牌企业总体数量偏少,虽排名全省第二但总量不及成都十分之一,部分企业上市后再融资能力较差,多家企业上市后无再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要素构件不全,期货、资产交易、产权交易等市场发展不充分,与金融服务配套的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薄弱。金融集聚度不高。与成都等发达城市相比,绵阳金融集聚度偏弱,区域性金融集聚标志效应尚未形成,金融集聚和辐射功能还不强;地方法人机构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经营管理等方面,与成都、南充等省内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知名金融机构的数量少;金融产业“走出去”步伐缓慢,对国内外市场金融资源的掌控和集聚能力有限。产业园区企业存活率低。产业园区中的企业存活率一直居低不上,因产业配套滞后、过度政策依赖、人才匮乏,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境。小微企业存活率低。小微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面临着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偏低、创新能力偏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诸多困难造成企业存活率偏低。
(三)双城建设对绵阳农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数十年未有之变局孕育新机,多战略协同发展带来新机遇。在科技城建设与军民融合发展中合作共赢。绵阳将与成都、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技城,将在与成渝的区域合作、协同创新中推动绵阳科技与军民融合纵深发展。绵阳农信作为绵阳地区的重要金融机构,将责无旁贷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中国西部科技城成为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创新引擎,也为绵阳农信与科技型企业、军民融合企业深度合作共赢带来新机遇。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求机遇。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现行领域,也是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的“动脉血管”。同时,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造价高、资金需求大、资金回笼慢的难题,也为资金实力雄厚的绵阳农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平台。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谋发展。绵阳农信作为为绵阳小微企业的提供资金支持的排头兵,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理念。随着“双城”建设全面铺开,小微企业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带来的机遇,也为绵阳农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教育产业发展中求突破。教育是绵阳的城市亮点,也逐步成为绵阳的主要产业。绵阳教育产业园区建设将进一步壮大绵阳教育产业,为绵阳农信提供了新的业务突破口。乡村振兴战略迎来新天地。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农信提供更广阔的农村市场环境。绵阳农信作为绵阳本地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在勇担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为自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十年未有之变局暗藏挑战,化危为机需要“乘风破浪”。改革面临新的压力。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各大重点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在资金需求急剧上升的同时,也对参与建设的金融机构提出更高要求。绵阳农信亟待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修炼自身“功力”,扭转目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人治理能力有待加强,风险防控能力还需提升,金融服务资质较为单一的不利局面。金融服务要求升级。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加速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若想争取在重点项目建设、科创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绵阳农信唯有深化合作、大胆创新、不断推进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同业竞争加剧。绵阳市辖区现有存款类金融机构22家,贷款类金融机构23家。近年来,绵阳本地各家金融机构不断改革创新,综合竞争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产业合作加深,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必将带动两地金融一体化发展,使金融同业竞争加剧。
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涪城优势
(一)深化改革,提升农信品牌形象
2020年7月,川委发(2020)12号《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组建四川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绵阳农商银行的筹建,是绵阳金融业的大事,也是推动绵阳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为经济副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2020年是绵阳农商银行筹建的攻坚之年,涪城农信联社作为筹建绵阳农商行的核心力量之一,将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全力助推绵阳农商行筹建。加快涪城农信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改革,捋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体制,拓宽金融服务资质,进一步增强涪城农信联社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金融支持能力;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全流程管理体系,在联社内部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有效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深化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德才配位”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优化人才布局,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发挥老干部、老员工的带领帮扶作用,强化青年干部的储备,激发团队整体活力。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依法合规经营,有效管控各类风险,提高发展质量。
(二)精准营销,增强金融支持能力
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绵阳市人民政府与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积极支持重点项目、产业建设。一是加大对绵遂渝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项目对接。二是支持本地优势产业、重点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增加对长虹集团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项目信贷支持,增加对九洲集团、久远集团在北斗卫星应用领域的项目信贷支持,增加对六合特材在特种钢铁材料领域的项目信贷支持,拓展京东方上下游客户群体等。三是加强园区交流对接,建设便捷高效的银企对接平台,定时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会,充分发挥银企各方优势,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推绵阳11个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及新型显示产业功能区的高速发展。四是对科技型企业及军民融合企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开通绿色信贷审批通道,提高辖内两个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与一个军民融合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五是拓展教育产业的支持范围,增加对民营学校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绵阳的教育事业添砖搬瓦,为绵阳的人才储备锦上添花。
(三)坚守定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充分发挥四川农信“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作用,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加大支持“三农”工作力度。一是大力支持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强对涪城区特色农产品的研究,创新全链条的信贷产品和信贷支持模式,为蚕茧芦笋、花椒、葡萄、养殖等产业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二是落实教育扶贫工作,深化与辖内中学、村镇的合作,加强对“助学贷”的宣传推广,加大助学贷款的投放力度。三是探索多样合作模式,拓展增信渠道,灵活运用“两权抵押贷款”、“小额保证保险贷款”、“小额农贷”等贷款产品,深化与省农担、科粮担保的合作。四是全面开展整村评级授信,建立农户“画像”,积极开展金融服务站点建设,切实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四)科技创新,推进智慧银行建设
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成果,升级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乡村建设。一是充分运用POS机、ATM机、蜀信e、扫码支付等现有电子银行渠道,丰富电子银行运用场景,加大与本地学校、医院、酒店、停车场、物业公司等的合作,提高客户粘黏性。二是充分运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改变以往的靠交际、凭感觉的营销习惯,使客户关系的维护更加科技化、可视化、高效化,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加强客户关系维护。三是充分运用风险监测系统,建立科学风控体系,让风险提示更加智能化、精确化,提高风险预警前瞻性,增强抗风险能力。四是推进“惠生活”平台,搭建现代电商体系,支持本地产品的销售推广,形成紧密的银商合作机制,实现双方的多点共赢。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其成为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外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需要金融发展与之配套。站在历史浪潮中,涪城农信联社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又将如何破题,在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涪城农信联社优势?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背景和意义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三次重大战略规划成渝地区一直是国家关心和建设的重点,近二十年来,基于战略层面推动成渝地区发展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过。2004年,《中国西部大开发中重点经济带研究》首次提出“成渝经济区”概念;2011年5月,出台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2016年4月,出台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级城市群和完成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跨越;2020年1月3日,中央提出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基于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第三次制定 战略规划,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后,国家区域发展又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对成渝地区而言也是其区域整体上升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现的是国家对成渝地区的重视,以及对成都和重庆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重视。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四大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政策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20年1月,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大势,符合高质量发展客观趋势和要求,为成渝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区域内人民具有深厚的、相似的文化基础和认知,使得成渝两地具有相似的价值观。成渝文化共同体显出一体兼融, 难分出彼此的发展趋势, 不会因为历史与现实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割断。巴蜀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是今日成渝两地政治、经济、社会合作的历史文化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地理区位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统筹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的资源要素,有利于提升自身要素辐射能力和获得广大内陆市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可充分利用沿江经济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要素转移和自由流动,推动沿长江产业链协同发展。另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地理区位上起到我国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该区域辐射带动和影响面向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要素市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产业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较强,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水电能源、天然气、化工、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西部重要的农牧业区。地区工业门类齐全, 综合配套能力较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拥有39大类。 既有初级产品加工制造业,也有最终产品制造业,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四川盆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中药、油料、水果、蔬菜、茶叶、蚕茧、经济林木等特色农业也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意义
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中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形成,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扮演着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推动内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重点地区和新兴试验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渝地区既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又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中央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提升金融的创新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最优、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创新程度最高的区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前所未有地强化了成渝引领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是川渝两地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也是对川渝地区各地的严峻挑战。
(一)双城建设对绵阳地区的机遇与挑战
立足优势谋发展,力争建成经济副中心。经济基础优渥。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方面,绵阳是成渝地区的第三大经济体,为参与双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国防科研环境成熟。绵阳作为国防军工重镇,拥有中物院、中国空气动力与研究发展中心等一批“重量级”国防科研院所,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中承担着重大责任,具有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科技优势显著。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居全国城市前列,科技发展环境成熟,建设科技中心优势明显。城市建设良好。绵阳始终坚持产城融合,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拥有优良的公共服务、舒适的生活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文氛围,是助推成渝地区打造“近悦远来”良好环境的有力干将。
川B地位或受影响,超常作为亟不可待。重点产业重合。成都、重庆、绵阳都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均对该产业发展定下明确目标。绵阳与成都、重庆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将不可避免的和成都、重庆继续保持激烈竞争关系。地理位置偏离。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布局,绵阳并未列入发展主轴,所处位置甚至较为偏离,在新一轮发展中将对绵阳的川B地位发起挑战。交通不足不畅。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是改变经济区位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绵阳交通运输体系存在交通形式单一、交通运输不畅、运输延伸不足的难题,成为限制绵阳高速发展的瓶颈,成为绵阳打造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难题。
双城建设对绵阳金融业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环境健康,金融活水“动”起来。金融组织体系较为健全。绵阳市金融机构聚集发展态势良好,已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多种金融业态并存,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机构协调发展、门类齐全、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绵阳市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得到有效拓展。截止2020年6月末,绵阳市辖区金融机构存款总额2825亿元,较年初净增130亿元;绵阳市辖区贷款余额1610亿元,比年初净增117亿元。金融生态环境较稳定。政府服务地方金融发展的体制健全,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完善。金融信息环境与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优化,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依靠政法机关力量,构建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等工作体系,稳妥处置化解局部个案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逃废金融债务,有效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市场前景好。按照政府规划,绵阳将加大交通、城镇、生态环保、防灾减灾、能源水利和民生等领域投资,不断提升发展支撑条件,着力完善产业链和形成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乡村振兴、“5+1”支柱产业和文旅深度融合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造血“慢”下来。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全市现有上市挂牌企业总体数量偏少,虽排名全省第二但总量不及成都十分之一,部分企业上市后再融资能力较差,多家企业上市后无再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要素构件不全,期货、资产交易、产权交易等市场发展不充分,与金融服务配套的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薄弱。金融集聚度不高。与成都等发达城市相比,绵阳金融集聚度偏弱,区域性金融集聚标志效应尚未形成,金融集聚和辐射功能还不强;地方法人机构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经营管理等方面,与成都、南充等省内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知名金融机构的数量少;金融产业“走出去”步伐缓慢,对国内外市场金融资源的掌控和集聚能力有限。产业园区企业存活率低。产业园区中的企业存活率一直居低不上,因产业配套滞后、过度政策依赖、人才匮乏,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境。小微企业存活率低。小微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面临着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偏低、创新能力偏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诸多困难造成企业存活率偏低。
(三)双城建设对绵阳农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数十年未有之变局孕育新机,多战略协同发展带来新机遇。在科技城建设与军民融合发展中合作共赢。绵阳将与成都、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技城,将在与成渝的区域合作、协同创新中推动绵阳科技与军民融合纵深发展。绵阳农信作为绵阳地区的重要金融机构,将责无旁贷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中国西部科技城成为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创新引擎,也为绵阳农信与科技型企业、军民融合企业深度合作共赢带来新机遇。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求机遇。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现行领域,也是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的“动脉血管”。同时,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造价高、资金需求大、资金回笼慢的难题,也为资金实力雄厚的绵阳农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平台。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谋发展。绵阳农信作为为绵阳小微企业的提供资金支持的排头兵,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理念。随着“双城”建设全面铺开,小微企业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带来的机遇,也为绵阳农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教育产业发展中求突破。教育是绵阳的城市亮点,也逐步成为绵阳的主要产业。绵阳教育产业园区建设将进一步壮大绵阳教育产业,为绵阳农信提供了新的业务突破口。乡村振兴战略迎来新天地。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农信提供更广阔的农村市场环境。绵阳农信作为绵阳本地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在勇担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为自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十年未有之变局暗藏挑战,化危为机需要“乘风破浪”。改革面临新的压力。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各大重点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在资金需求急剧上升的同时,也对参与建设的金融机构提出更高要求。绵阳农信亟待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修炼自身“功力”,扭转目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人治理能力有待加强,风险防控能力还需提升,金融服务资质较为单一的不利局面。金融服务要求升级。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加速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若想争取在重点项目建设、科创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绵阳农信唯有深化合作、大胆创新、不断推进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同业竞争加剧。绵阳市辖区现有存款类金融机构22家,贷款类金融机构23家。近年来,绵阳本地各家金融机构不断改革创新,综合竞争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产业合作加深,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必将带动两地金融一体化发展,使金融同业竞争加剧。
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涪城优势
(一)深化改革,提升农信品牌形象
2020年7月,川委发(2020)12号《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组建四川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绵阳农商银行的筹建,是绵阳金融业的大事,也是推动绵阳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为经济副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2020年是绵阳农商银行筹建的攻坚之年,涪城农信联社作为筹建绵阳农商行的核心力量之一,将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全力助推绵阳农商行筹建。加快涪城农信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改革,捋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体制,拓宽金融服务资质,进一步增强涪城农信联社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金融支持能力;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全流程管理体系,在联社内部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有效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深化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德才配位”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优化人才布局,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发挥老干部、老员工的带领帮扶作用,强化青年干部的储备,激发团队整体活力。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依法合规经营,有效管控各类风险,提高发展质量。
(二)精准营销,增强金融支持能力
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绵阳市人民政府与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积极支持重点项目、产业建设。一是加大对绵遂渝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项目对接。二是支持本地优势产业、重点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增加对长虹集团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项目信贷支持,增加对九洲集团、久远集团在北斗卫星应用领域的项目信贷支持,增加对六合特材在特种钢铁材料领域的项目信贷支持,拓展京东方上下游客户群体等。三是加强园区交流对接,建设便捷高效的银企对接平台,定时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会,充分发挥银企各方优势,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推绵阳11个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及新型显示产业功能区的高速发展。四是对科技型企业及军民融合企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开通绿色信贷审批通道,提高辖内两个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与一个军民融合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五是拓展教育产业的支持范围,增加对民营学校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绵阳的教育事业添砖搬瓦,为绵阳的人才储备锦上添花。
(三)坚守定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充分发挥四川农信“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作用,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加大支持“三农”工作力度。一是大力支持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强对涪城区特色农产品的研究,创新全链条的信贷产品和信贷支持模式,为蚕茧芦笋、花椒、葡萄、养殖等产业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二是落实教育扶贫工作,深化与辖内中学、村镇的合作,加强对“助学贷”的宣传推广,加大助学贷款的投放力度。三是探索多样合作模式,拓展增信渠道,灵活运用“两权抵押贷款”、“小额保证保险贷款”、“小额农贷”等贷款产品,深化与省农担、科粮担保的合作。四是全面开展整村评级授信,建立农户“画像”,积极开展金融服务站点建设,切实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四)科技创新,推进智慧银行建设
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成果,升级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乡村建设。一是充分运用POS机、ATM机、蜀信e、扫码支付等现有电子银行渠道,丰富电子银行运用场景,加大与本地学校、医院、酒店、停车场、物业公司等的合作,提高客户粘黏性。二是充分运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改变以往的靠交际、凭感觉的营销习惯,使客户关系的维护更加科技化、可视化、高效化,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加强客户关系维护。三是充分运用风险监测系统,建立科学风控体系,让风险提示更加智能化、精确化,提高风险预警前瞻性,增强抗风险能力。四是推进“惠生活”平台,搭建现代电商体系,支持本地产品的销售推广,形成紧密的银商合作机制,实现双方的多点共赢。
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