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
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经济运行中突发的不可抗力事件。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受疫情影响的同时,更面临着资金链断裂与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本文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分析,从当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出发,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总结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策略。
疫情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从开工时间看,超过九成的中小企业相比去年开工(开业)有所延迟,延迟两周及以上的占47.09%,还有很大比例没有计划何时开工(27.84%)。
2.相比于正常状态,小微企业由于疫情而导致业绩变差占比达77.28%(稍 微变差占39.38%,明显变差占37.90%)。其中个体工商户经营绩效变差占比更是 高达到84.3%。整体上看规模越小的企业业绩变差比例越高。
3.如果疫情持续,有28.87%中小企业认为可以依靠自有资金坚持下去,认为企业依靠自有资金能坚持运营三个月左右占比25.56%,自有资金能坚持两个月左右的占比20.87%,自有资金只能坚持一个月及以内的企业占比 7.73%,合计有超过半数中小企业难以坚持超过3个月。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中小企业,这个比例差异不大。
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据调查结果分析,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 2020 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 50%,58.05%的企业下降 20%以上。同时,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如果疫情持续半年以上,90%的企业将难以为继,很可能歇业或者破产,依靠减免、返还和延迟缴纳税费,减少员工薪资、延期贷款偿还等政策可能还不够,一些中小企业会因持续半年恢复经营、没有收入而还不了到期债务。因为一旦大量的中小企业持续半年以上不能恢复经营,企业股东未必愿意增资,民间金融、正规的商业金融机构也会产生畏惧,出现资金全面紧张的局面。即使有融资能力的企业,也会面临借贷无门。其中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
(一)融资渠道单一。相较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渠道是其融资活动中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而融资渠道正是其融资所遭遇的一大难题。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单调,大部分以银行借贷与内部融资为主,证券融资等渠道的使用频率较低,企业对新融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力度欠缺。
(二)自身信用度低,融资担保难。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在当前形式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更加凸显,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原因,也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和金融服务等外部环境因素。
(三)人才缺乏,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低、劳 动服务待遇较差、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人才流动性较强,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到所需人才。因为缺乏优秀管理人才和优秀技术人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能力差,且一般都缺乏中长远规划目标,又难以引进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造成竞争力弱。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因而小企业破产和倒闭的比率比较高,给人留下小企业工作不稳定、前途靠不住、风险较大的印象。同时,此类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资金短缺甚至存在着还贷难题,这些均降低了企业的信用等级,不利于银行对企业放款,导致企业往往无法成功申请到大额贷款。
(四)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处于日渐规范的市场 竞争中,同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越来越紧密,参与国际贸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受到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品流通和市场需求减少,消费萎缩,企业业务和利润下滑;中小企业面临着疫情结束后的管理危机和资金运营危机,不少企业在危机出现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精简机构、裁员减薪等,但可能并没有涉及企业的管理变革,企业运营成本、管理成本急剧上升,而企业效益却在不断下滑。加之中小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有限,这种内部危机在外部危机的冲击下将被激活,并把企业拖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自身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一)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疫情面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要不断增强诚信守法意识,诚信经营,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坚持“以诚立企,以信兴企”。要树立企业品牌,特别是诚信品牌;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力求改善信用环境,把信用管理融入企业的全程管理之中,从基础管理抓起,确立诚信为本、信用第一的理念,强化企业全员的信用意识。这样对于增强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改善融资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一是调整税费政策,减免中小企业相关法定税费和服务费。由于各地的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和财政实力不同,需要进一步通过调研,根据企业在疫情时期遭受的损失状况和维持就业能力,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二是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造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补助等政策效应,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中小企业用足用好转贷引导资金、外贸政策性优惠利率贷款、投保出口信用险等政策,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维持信贷供应。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运行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以及降低再担保费用。三是鼓励地方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优惠服务。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可减收或免收融资担保费和再担保费。鼓励融资租赁公司根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增加租赁额度,缓收或减免租金,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四是若疫情影 响持续较久,可考虑由财政出资,甚至发行特别国债,成立国家及地方中小企 业救助或振兴基金。此次疫情,波及面大、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对行业、产业和产业生态影响甚大,只救助单个企业可能难以奏效,需要从产业视角着手。
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可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从产业链或商业生态角 度,充分发掘和利用产业链和商业生态经营主体的融资资源,设计产业或者产 业生态层次的金融解决方案,带动产业或细分行业更多的企业恢复经营。
(三)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并使其高效运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法规、政策、机制的配合,要用市场的手段管理经济,而不仅仅是政策倾斜。目前的社会资金大量闲置,民间资本雄厚,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民间借贷,既可解决闲散资金投资途径问题,又可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要解决多元化问题,单靠银行贷款太慢,要发展民间担保体系,如发展民间借贷、典当等,更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时,要采取设立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等一系列完善担保机制的举措。
(四)拓宽融资渠道。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要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吸收境内外资金,改善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和内部管理结构,配置大批有上市前景的股份公司,为进一步进入资本市场奠定基础,并最终帮助优质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同时充分运用各种融资方式,如私募股权融资等。私募并不是私自去融资,而是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五)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引进及成长期,在政策制度和操作方面,应该说是较为成熟的一种融资方式。风险投资最适合于产品和项目科技含量高、具有高发展空间和高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融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提高企业商誉,提供上市通道。进入新时期,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成为产业经济发展潮流与趋势,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应成为各地共同的战略选择。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