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党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时间:2019-12-15 09:01:08
来源:中国农商行网
作者:蒋文勇
为找寻破解金融精准扶贫困境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四川省德阳农信社与德阳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双基共建奔康快车”活动,率先在罗江农商银行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构建形成了“党建+金融”脱贫奔小康模式,该模式现已在德阳市推广。罗江农商银行“党建+金融”的“双基共建”模式,坚持党建引导与金融相协调,传统金融与社会力量共同发力,较好地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信息采集难、风险防控难等问题,切实改善了德阳市罗江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为稳定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党建与金融双向发力,形成助力脱贫奔康的组织合力。一是深度融合“双基”优势,搭建“党建+金融”扶贫惠农平台。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罗江农商银行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支部共建,实践探索出组织共驻共建、选派“金融副书记”、整村集中授信、金融便民服务点进村等“党建+金融”服务模式;共同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志愿服务等组织生活,实行党建共抓、党员共管、活动共办、难题共解,进一步打破服务瓶颈,克服各自短板,提升支部带动群众发展致富能力,现该行各支行及部门已先后与102个行政村签订“双基共建”协议书。罗江农商银行采取推荐党员到共建村担任“金融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农村党支部向农商银行推荐金融联络员的方式,搭建起了双方信息共享、定期交流机制,使金融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了精准扶贫效率和效果。现罗江全区互派 35 名“金融副书记”、190名“金融联络员”。二是推广“双基合作惠农贷款”模式,积极开展特色金融服务。结合四川农信(德阳)开展的“九个一百”金融服务示范活动,罗江农商银行加大对农户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现已累计发放贷款1032 笔,金额 3.73 亿元。如该行金山支行依托扶贫产业园平台,依靠专业合作社,适时创新“专合社+贫困农户+金融”的产业带动扶贫模式。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专合项目,并在合作社内就业生产,每年除获得土地租金、参与田间管理的工资收入外,还可按一定比例分享专合社收益,激发了农村生产活力。目前该模式已在金山镇安家村黄花菜基地落地,现已帮扶该村37户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信贷获得率。一是建立村级信贷工作室。罗江农商银行在共建村建立了村级信贷工作室,每周由“金融副书记”(村主任助理)在共建村信贷工作室值班半天,直接受理农户贷款及其他需求;设立131个金融便民服务点、投放“农汇通”及ATM机57台,并大力推广手机银行,教会农户使用手机银行办理存款、贷款、转账、话费充值、购买车票等服务功能,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路”。通过各种便民金融渠道建设,让老百姓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足不出村就能得到满足,实现金融服务从“近距离”到“零距离”的转变。二是整村全面开展联合授信。罗江农商银行党员干部与村“两委”干部组成贷款评级授信初评小组,走村入户上门摸底。根据审定结果,该行采用集中调查、统一审批、集中授信等方式进行线下授信,并给予信用户享受提高授信额度和降低利率等优惠政策。现已累计面向共建村授信 4.42 万户,金额 15.53 亿元,授信面达到符合贷款农户的 100%。三是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和模式。该行针对普通农户、种植养殖大户、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等不同类型的信贷需求,推出了“卡贷通” “惠农贷” “扶贫贷”等7种惠农贷款产品,最高贷款额度可达500 万元,全方位满足了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及普通农户发展生产、生活消费及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婚嫁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让农户真切地体会到, “只要有好的生产经营项目,只要诚实讲信用,就可以在农商银行贷到款。”
(三)创新惠农机制,降低融资成本。一是创新“利率定价机制”。该行制定了“双基共建”惠农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实行贷款利率优惠,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其他惠农贷款根据农户信用等级、致富带头作用等因素,在现行贷款利率标准上优惠1-3个百分点,实实在在让利于民。二是创新“信用村”建设机制。该行坚持“六优先” “五不贷”原则,优先支持讲诚信、家风好、带头致富的农户,对信用记录差、不遵守村民公约者不予贷款。贷款发放后,村支部协助银行做好贷后管理,对信贷违约客户在村民会上进行通报,并将贷款质量和不良贷款清收成效纳入信用村评定范畴,帮助农户建立良好信用观念,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三是创新抵押担保机制。该行创新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机具等新型抵押方式,唤醒农村“沉睡”资产,走出一条“经营权变经营钱,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的助农发展之路。
(四)精心“绣花”,持续夯实扶贫根基。一是“输血”帮扶先治标。罗江农商银行结合困难农户实际情况, “一户一策”制定了帮扶措施,并按照“相对固定、常态联系、跟踪帮扶”的原则建立“结对认亲”机制,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二是“造血”帮扶促发展。注重扶持产业大户进行“造血”帮扶,对专合社予以信贷贷款支持,通过专合社安置贫困户就业42人,带动217户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致富增收。三是“精神”扶贫断“穷”根。共建双方党组织将“治愚”和“扶智”结合起来,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让脱贫农户“站起来”,而且“走得远”,实现了贫困农户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华丽蜕变。
(一)党建与金融双向发力,形成助力脱贫奔康的组织合力。一是深度融合“双基”优势,搭建“党建+金融”扶贫惠农平台。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罗江农商银行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支部共建,实践探索出组织共驻共建、选派“金融副书记”、整村集中授信、金融便民服务点进村等“党建+金融”服务模式;共同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志愿服务等组织生活,实行党建共抓、党员共管、活动共办、难题共解,进一步打破服务瓶颈,克服各自短板,提升支部带动群众发展致富能力,现该行各支行及部门已先后与102个行政村签订“双基共建”协议书。罗江农商银行采取推荐党员到共建村担任“金融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农村党支部向农商银行推荐金融联络员的方式,搭建起了双方信息共享、定期交流机制,使金融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了精准扶贫效率和效果。现罗江全区互派 35 名“金融副书记”、190名“金融联络员”。二是推广“双基合作惠农贷款”模式,积极开展特色金融服务。结合四川农信(德阳)开展的“九个一百”金融服务示范活动,罗江农商银行加大对农户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现已累计发放贷款1032 笔,金额 3.73 亿元。如该行金山支行依托扶贫产业园平台,依靠专业合作社,适时创新“专合社+贫困农户+金融”的产业带动扶贫模式。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专合项目,并在合作社内就业生产,每年除获得土地租金、参与田间管理的工资收入外,还可按一定比例分享专合社收益,激发了农村生产活力。目前该模式已在金山镇安家村黄花菜基地落地,现已帮扶该村37户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信贷获得率。一是建立村级信贷工作室。罗江农商银行在共建村建立了村级信贷工作室,每周由“金融副书记”(村主任助理)在共建村信贷工作室值班半天,直接受理农户贷款及其他需求;设立131个金融便民服务点、投放“农汇通”及ATM机57台,并大力推广手机银行,教会农户使用手机银行办理存款、贷款、转账、话费充值、购买车票等服务功能,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路”。通过各种便民金融渠道建设,让老百姓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足不出村就能得到满足,实现金融服务从“近距离”到“零距离”的转变。二是整村全面开展联合授信。罗江农商银行党员干部与村“两委”干部组成贷款评级授信初评小组,走村入户上门摸底。根据审定结果,该行采用集中调查、统一审批、集中授信等方式进行线下授信,并给予信用户享受提高授信额度和降低利率等优惠政策。现已累计面向共建村授信 4.42 万户,金额 15.53 亿元,授信面达到符合贷款农户的 100%。三是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和模式。该行针对普通农户、种植养殖大户、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等不同类型的信贷需求,推出了“卡贷通” “惠农贷” “扶贫贷”等7种惠农贷款产品,最高贷款额度可达500 万元,全方位满足了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及普通农户发展生产、生活消费及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婚嫁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让农户真切地体会到, “只要有好的生产经营项目,只要诚实讲信用,就可以在农商银行贷到款。”
(三)创新惠农机制,降低融资成本。一是创新“利率定价机制”。该行制定了“双基共建”惠农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实行贷款利率优惠,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其他惠农贷款根据农户信用等级、致富带头作用等因素,在现行贷款利率标准上优惠1-3个百分点,实实在在让利于民。二是创新“信用村”建设机制。该行坚持“六优先” “五不贷”原则,优先支持讲诚信、家风好、带头致富的农户,对信用记录差、不遵守村民公约者不予贷款。贷款发放后,村支部协助银行做好贷后管理,对信贷违约客户在村民会上进行通报,并将贷款质量和不良贷款清收成效纳入信用村评定范畴,帮助农户建立良好信用观念,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三是创新抵押担保机制。该行创新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机具等新型抵押方式,唤醒农村“沉睡”资产,走出一条“经营权变经营钱,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的助农发展之路。
(四)精心“绣花”,持续夯实扶贫根基。一是“输血”帮扶先治标。罗江农商银行结合困难农户实际情况, “一户一策”制定了帮扶措施,并按照“相对固定、常态联系、跟踪帮扶”的原则建立“结对认亲”机制,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二是“造血”帮扶促发展。注重扶持产业大户进行“造血”帮扶,对专合社予以信贷贷款支持,通过专合社安置贫困户就业42人,带动217户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致富增收。三是“精神”扶贫断“穷”根。共建双方党组织将“治愚”和“扶智”结合起来,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让脱贫农户“站起来”,而且“走得远”,实现了贫困农户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华丽蜕变。
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