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 金融研究

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思考

时间:2019-11-06 15:58:45 来源:中国农商行网 作者:晋 荣
      所谓普惠金融,就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对降低贫困程度、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商银行的历史传统、市场定位和竞争方式,决定其应当担负起普惠金融的责任和旗帜。
      坚持服务“三农”践行普惠金融
      (一)做有责任的银行。 一是农商银行要坚持服务“三农”,夯实支农基础,提高覆盖率、识别精准性的“阳光信贷”工程,大力推广“便捷、高效”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产品。二是支持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响应农业供给侧改革。三是拓展服务渠道,提高客户体验。积极推广手机银行业务、微信银行,让农户享受到“不出门、高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
      (二)做有温度的银行。一是关心大众金融需求,贴近市场需求,加大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力度。积极支持居民自住和农民进城购房,建立消费者保护长效机制,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列为与业务经营并重的工作;依托城乡网点、电子显示屏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包括“金融知识万里行”“防范非法集资主题宣传”等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农村乡镇、田间地头,宣讲征信知识,开展了一系列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开展“金融夜校”专题活动,邀请农业技术员讲解农业知识,将金融常识穿插在金融夜校培训中,寓教于乐。
      (三)创新发挥信贷支持作用。一是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灵活运用好央行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回归本源,聚焦实体,不断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将再贷款精准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农户消费性贷款、农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等资金需求,切实加大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的投放规模。二是不断优化信贷服务模式。成立专营部门,对新增客户、存量客户进行了分类管理,优化内部管户举措,切实提升大额贷款专职管理和风险监控水平。将涉贷支行按照资产负债类、负债类、流动服务车、内设辅助类设置为四类,对信贷业务进行归并整合,通过机构调整,增强了各机构间的业务专营性,彻底激发出基层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扎实推进小微企业评级授信工作,深度挖掘辖内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建立小微企业数据库,做到小微企业评级全覆盖。实行综合利率定价机制,针对经营正常、信用良好的企业,在制度允许范围内,可以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商品流转企业、科技型企业等支持力度。四是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微贷产品创新方面,研发推出“商易通”“乐享贷”“农资贷”“金粒贷”“顺风贷”“精英贷”“租金贷”“打包贷”“房易贷”等多款信贷产品,大大增强了微贷农贷市场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信贷研发方面,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针对性研发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贴现、承兑、税贷通、贵金属质押贷款等产品,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结算、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系列服务,满足了小微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主动与中小企业局、税务局、商业局等部门对接,探索推出“银税合作”等多种创新模式。
      (四)强化服务手段。一是上线新一代柜面系统,解决了“柜员在多系统交互操作”“客户在多张凭证上频繁签字”等现象,实现了凭证无纸化、印章电子化、客户零距离的便捷体验,对于客户来说,办理业务更加直观、省时、方便,提高基层网点的服务效率。二是加快智慧银行建设。在农商银行营业部设置智慧柜员机,不仅能够实现发卡、查询、签约、转账、缴费、理财、自助填单等柜面 90%业务,而且可大大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缩短了客户等候时间。三是开通流动金融服务。投入运营农商银行流动服务车。流动服务车作为一个移动的营业网点,不仅能够基本实现物品网点的全部业务,而且服务范围更加灵活。针对乡镇集会、集中宣传以及特殊客户等业务需求,流动服务车可灵活增设服务线路,上门为客户办理业务,真正实现了将银行办在农户的家门口,解决了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
      对做好普惠金融的建议
      (一)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建议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规划落地生根。各农商银行要加大对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加强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制定出台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和模式。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对农商银行经营农村普惠金融业务给予财政、金融、税收、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政策优惠。如可以通过完善地方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确定适当财政贴息比例,对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给予适当财政贴息;建议加大财政资金的转移力度,积极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信用体制和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将被正规金融忽视的低收入群体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尽快建立标准统一的农村信用体系,并实现信息共享,以便小额信贷机构查询贷款客户信息,从而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或信息缺失的问题,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二是加强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健全农户经济、信用档案,最大限度地防范信用风险;开发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系统,分析、识别并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三是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新型金融工具和产品的推广,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机等自助设备推广。
      (四)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农商银行应顺应“互联网+”趋势,从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重视客户体验和大数据开发,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力量,实现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产品创新、数据分析、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全面调整和深度转型,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普惠适用的金融服务。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